「據我所知,鄭家一年的年利潤,在兩千萬兩至三千萬兩。
東印度公司的年利潤比鄭家肯定是只多不少的。
咦,海閣老,咱大明今年歲入多少兩來着?」
張世康說罷,饒有興致的看向海中期。
海中期當然知道張世康這是在嘲諷,因此連理都沒理他,就當沒聽到。
大明今年年入兩千六百多萬兩,不見得有人家老鄭一家子掙得多,更比不上東印度公司。
雖然今年大明沒有徵收田賦,但也能從側面看出來,遠洋貿易究竟有多掙錢。
當然,張世康這麼說,只是單純的想激發崇禎老哥和內閣對於遠洋貿易的興趣。
畢竟沒有什麼比白花花的銀子更有說服力的了。
對於鄭家和東印度公司的年利潤,張世康知道更多的是,這其中有相當的比例,並非貿易所得。
不論是鄭家,還是荷蘭東印度公司,亦或是小弗朗機人,都會時常客串海盜的職能。
比如鄭家,但凡是在他掌控的三條航線上不交保護費的,都會被鄭家劫掠一空。
而荷蘭東印度公司就更猛,仗着海軍無敵,經常洗劫小弗朗機人的商船。
有本買賣,哪裏有無本買賣來錢快。
當然,張世康也不笑話人家,因為他也想搶,嘿嘿。
果然,張世康一張口就是年利潤上千萬兩,而且還有理有據的搬出鄭芝龍和紅毛夷,兵部工部等不相干部門倒沒什麼,對銀子對數字比較敏感的海中期,立即就沒了脾氣。
身為大明的財政總管,海中期是很有覺悟的,別人找他要銀子不好要,但倘若給他送銀子,那他就舉雙手雙腳贊成。
「不知張閣老打算給朝廷分多少份額?」海中期一張口就直指問題的核心。
「兩成半。」張世康直接報出了數字。
這個份額當然是和聯勝全體理事商議出的份額,今年年初瓷器工坊正式投產的時候,便定下了各自的份額比例。
「才兩成半?」海中期明顯不滿意的皺了皺眉頭。
「知足常樂呀海閣老,就這還是我努力為朝廷爭取的,有條件的喲。」張世康輕笑一下,似乎對海中期的不滿並不買賬。
「什麼條件?」
「前期時,和聯勝若遭遇不可抵擋的強敵,朝廷在海事上,應力所能及的幫忙。
同時朝廷應允許和聯勝擁有自己的海上武裝,若日後和聯勝在海外開拓了殖民地,殖民地的領土主權歸朝廷。
但貿易權歸和聯勝,且是獨家貿易權。
當然,和聯勝的海上武裝,不得超過朝廷水師的一半,這是很後面的事,倒是不用過於計較。」
和聯勝的主要股東都是勛戚,勛戚本就依託於朝廷,朝廷興則勛戚興,朝廷亡則勛戚跟着完蛋。
而且除了張世康本人直接掌控兵權外,其餘勛戚均不直接掌控兵權,且日後將立下規矩,凡掌兵的勛戚,均需退出和聯勝。
除此之外,凡和聯勝成員,不得在國內經商,一旦開始運營和聯勝,所有勛戚在國內的商鋪都要出讓給百姓。
這主要也是為朝廷的長治久安和國內商人階層的穩定考慮。
海中期皺眉沉吟了一下,朝廷份額是兩成半,若這商會果真每年能從大海里攫取到兩千萬兩,那每年國庫的收入就會增加五百萬兩。
嗯,還是有點少。
「不知張閣老的份額是多少?」海中期陡然間問道。
「百分之十二,哦,也就是一成二分。」張世康隨口道。
「其他勛戚呢?」海中期又問。
「參與和聯勝商會的勛戚共計六十四家,除我之外,英國公府五分,定國公府、泰寧侯府、西寧侯府各四
第552章 當着和尚罵賊禿,還要人念你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