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改革都是牽一髮動全身的大事。
而大明這兩年來的改革,可以說是大刀闊斧了。
所以改制的過程中,產生的一系列問題也非常多,戶部自打去年開始,開足了馬力,一直到現在,戶部都是六部里最忙碌的衙門。
這主要是因為不論是土地改制還是稅制改制,亦或是戶籍、挖渠都跟戶部有關係。
改制過程中的問題,也一直都在解決,但總是解決了這個,又冒出新的問題。
這便是大刀闊斧的弊病了,張世康倒是抱着,只要對底層百姓足夠善待,不論如何大明都不會亂起來的念頭。
但還是有些改動,造成了不好的影響,而宋應星所說的顧慮,只是其中之一。
是啊,又免欠賦,又免今年田賦,朝廷還花費巨額錢糧挖渠。
這說明什麼?這說明朝廷是要大力發展農業呀!
待遇提上來了,枷鎖也去除了,誰特麼還當苦哈哈的匠戶呀?
從古至今都存在着鄙視鏈,大明也是如此。
士農工商是鄙視鏈,三教九流也是鄙視鏈。
騎兵鄙視步兵,步兵鄙視火器兵,火器兵鄙視衛所兵、鄙視軍戶,軍戶鄙視匠戶,匠戶……匠戶沒什麼好鄙視的。
軍戶是曾經衛所將領的農奴,匠戶是官老爺、士紳老爺的免費工人,不僅被人白嫖,還要挨罵,連頓飯都沒有。
若是朝廷有大活兒需要更多的匠人,便會徵召外省的匠人去進京幫工,路費沒有,伙食自備,到了做工的地點,不好意思也沒工錢,頂多管你一碗稀飯。
這樣的待遇,還是處於鄙視鏈的最底端,誰特麼還當匠戶?
「眼下製造總局的幾個比較着急的工坊,再有一兩個月的工夫也該完工了。
不論是那遂髮式火銃,還是老畢他們在研製的火炮,亦或是那改良過的紡紗機。
倘若需要量產,都需要數量龐大的各類匠人,雖說只要提高每月的薪水,總能徵召到一部分。
但是公爺,短時間內還成,長此以往,等這批老匠人都習慣了種田,而忘了手裏的技藝,傳承便沒了,而且幾十年後又從哪兒招募匠人?」
宋應星十分憂慮的繼續道。
張世康聞言也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這是一下子給種地這部分的百姓好處太多,以至於階層都有些失衡了。
不過張世康只皺眉了片刻,便釋然。
平心而論,免除舊有欠賦,和今年的田賦,都是張世康建議的,那是因為底層百姓實在太苦了,去年又因為動亂耽誤了不少地方種田。
但倘若說給的好處太多,卻也不對,而是因為單單給了農人優待,卻沒有對匠戶做平衡。
「也該提升一下匠人的存在感了。
宋老,我打算給匠人整理一套完備的優待體系。
將各類匠人分級,設定各自的標準,由官府來負責考核,以木匠為例,除了學徒之外,往上是一級木匠,二級木匠,三級木匠。
具體分幾級,這還需要宋老、畢老等專家來定。
但是這待遇,最低一級應當比農人的收入要高。
對於朝廷鼓勵的工科,比如火器相關、船舶相關,收入要更高,除卻僱傭所得外,凡是擁有朝廷重視的工科相關等級,朝廷可按月發放補貼。
此為其一。
其二,凡是有絕活兒的匠人,如果願意將自己的絕活兒着作成書,可向朝廷申請大額賞金。
這是我認為也很重要的事情,之前我就對宋老說過,我大明總是喜歡以師徒來傳承技藝。
還總是有傳男不傳女、傳子不傳外人、教會徒弟餓死師傅等等的說法。
我認為這都是非常不利於技藝傳承的,是以,宋老也應該帶
第469章 階級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