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承天見嘉慶皇帝神情也傷,心想他不知我大師兄傅傳書為人表面謙謙如君子,實則包藏禍心,心中匿有殺人的計謀。這次這干水賊便是他與巴顏將軍所授命指使而來,要殺皇帝;天幸嘉慶皇帝是為紫微星座,豈是奸人能輕易害的了,只是這些話又不能直言對皇帝說,因為所謂龍顏無恩,他一旦得知只怕杭州城多死人命,所以還是隱忍不說,量那巴顏將軍得悉皇帝未死,定然會收起禍心,以後不敢肆意妄為,自己做了這一件事,也是免人死亡,可說是好事一件;只是清心隨同大師兄傅傳書先行回京,只怕路途之上大師兄要對清心格格不利,想到此處,不由得心中一緊,便匆匆辭別嘉慶皇帝,躍上長岸而去。只有嘉慶皇帝一身濕衣,獨立風中零亂,不知何以這位袁兄弟聽到清心與傅傳書同行,便神色緊張,似乎有着什麼大危險,——難道傅傳書——對清心不利,這似乎不可能,看他言行舉止不是奸邪之人!
這日袁承天只顧趕路,錯過了宿頭,抬頭只見夕陽西沉,晚鴉回山,西邊天空的一片片火燒雲,讓人浮想聯翩,仿佛一時又回到了兒時,那時候自己無優無慮,開心每一天,雖然乞討辛苦,可是都樂在其中,反而不覺得苦。他不在乎別人異樣的目光,因為他知道你越自悲別人越心中快心,而且惡毒的目光中藏着害人的計謀,所以他不可以低頭,那樣豈不是別人所想看到的,唯有自己堅強,才不會讓別人小覷於已。他一路向路人問詢大師兄傅傳書和清心的行蹤。所以一路跟蹤,不覺又到了洛陽大城,只是故地重遊,傷感倍生,想年那年李寧兒爹娘死於官兵之手,而寧兒孤苦伶仃,被師父帶去崑崙派習武。本來寧兒渴望藝成之後報仇,誰想他竟爾死在那岳停風惡人之手,雖然後來岳停風也死了,可說天道好還!——可是寧兒一生悲苦,不能與袁承天把臂江湖,快意恩仇,是為憾事。再者一說寧兒的死全是為了衛護他這師兄而受岳停風所害,也可說是他間接害了李寧兒。每當夜深之時想起寧兒便輾轉難眠,覺得是為此生憾事。今日又到洛陽城,他一個人來到城外十里亂葬崗,只見那裏亂草叢生,晚鴉唱晚,時有狐狸出現,蟲蟻亂竄,更有新出殯人家的紙幡在那呼啦啦地飄來盪去,見此慘景怎不讓人悲傷叢生,真真要大哭一場,哭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讓人有生有死,來時歡喜去時悲,無如無生無死大歡喜!
寧兒的爹娘墓冢前,亂草蓬蓬,橫七豎八長着荊蒺在墓前,時不時傳來狐狸悲鳴,不知是為誰在悲哀。袁承天睹物思人,不覺喃喃道:「李大俠,李夫人,你們在泉下也該瞑目了,那惡賊已死,心愿已了,——只是承天無能,不能保護寧兒周全,以至讓惡人得逞,死於非命!唉……」他跪拜墓冢之前,淚如雨下,心痛得無法呼吸!也許他從來悲天憫人,看萬物皆是悲哀,總是憐惱別人多於自己,只看見別人痛楚,而不知自己亦是可千千萬萬個可憐人中的一個!正因如此,所以悲傷痛楚,看天下一片悲哀,所以心中常懷濟世為民的情懷,正如袁督師一般為了民族大義,盡可以捨身取義,殺身成仁,而不後悔。
忽然身後一個陰側側的聲音說道:「天下人皆苦,不獨你我,便是坐擁天下的帝王也難倖免!」袁承天聞言一驚,轉頭只見一位灰衣老伯正在不遠處看着他,只見他左手拐杖,——原來他的左腳已跛,不能如正常人行路。袁承天道:「老伯所言極是,可是話雖如此,我輩還當努力,不可以懈怠!——也許別人有懈怠的理由,我卻不可以?」灰衣老伯笑道:「難道你還要濟世為民?——只是那只是徒勞,天下人如你一般想法的人本就不多,安於現狀,不做爭鬥是他們所追求的,你的理想抱負只怕要成空。」袁承天心想這灰衣老伯確實說得不錯。可是正是有人如他這般想法,所以世界依舊渾沌,這也是無法可想,趨利避害本就是人的本性,你要人家去與有司衙門放對不是異想天開,世人都得過且過,你偏自以為是,終是不可行。
袁承天見夜色漸晚,左近無有屋舍人家,正心中栗六,不知所以。灰衣老伯看出他的心態,說道:「公子如若不嫌棄,隨我到寒舍住一宿,明日再趕路也是好的。」袁承天這一路風餐路宿,確也辛勞之至,也想好好休息一下,便隨這老伯七轉八折來到一處窯洞前停下腳步。
這灰衣老伯用手一指,笑道:「
第一百七章 人在洛陽.大荒門中.邙山之上.悲歌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