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最後一次賽跑》
故事梗概:主角劉興華,今年70歲,1958年金陵馬拉松金牌得主,在妻子張嵐的再一次摔倒後,不得不搬離居住了多年的小區,和妻子一起住進了養老院。
因為唯一的兒子劉向東是一家航空公司的副機長,離異,又常年飛行在外,基本沒什麼時間照顧父母。
兒子的收入不低,所以養老院非常高端,為了豐富老年人的業餘生活,養老院也開設了各種各樣的興趣課。
書畫、手工等等。
然而劉興華覺得無趣而又孤獨,在一次對着手工材料發呆之後,他拿出了舊跑鞋,開始在院裏跑步,一圈又一圈,從開始跑幾步就累的氣喘吁吁到越來越快,並聲稱要參加明年的馬拉松比賽,為奧運加油。
這也讓他受到了非議,因為不服從管教干擾了養老院的正常運行,院方非常反對,使出了各種各樣的手段阻止。
兒子劉向東也千里迢迢的趕回來,埋怨父親不應該在他最關鍵的上升階段給他添麻煩。
因此雙方經常發生爭執,最終劉興華提出院方派人和他比賽跑15圈,要是能跑贏他,他就認命了。
而在此期間,劉興華也在不知覺間感染了一部分老人,成了他們反抗規矩的希望。
妻子張嵐也成為了他的教練,再一次為他記錄數據,調整方案。
自然也有不希望改變現狀的老人們冷嘲熱諷,或是下絆子。
比賽開始後,青年護工遙遙領先,劉興華卻並不着急,妻子也只是提醒他保持速度。
賽程過半,一直落後的劉興華開始加速,逐漸追上了護工,但護工一個加速又拉開了和劉興華的距離。
直至到最後半圈,護工疲態盡顯,劉興華依然保持的勻速,並在最後時刻發力,在終點前反超護工,他贏了。
圍觀的老人們激烈鼓掌,好像得勝的不止是劉興華,也是他們自己。
比賽過後,老人們坐在一起為劉興華慶祝,最終卻變成了訴苦大會,訴說着自己的無奈。
明明有兒有女,卻只能在養老院裏孤獨沉悶的活着。
不過這場聊天,大家還是難得開心,因為這是多年死寂一片的日子裏難得的一天。
第二天,院方明面是不管了,暗地裏卻邀請了神經科醫生,並要求為劉興華診斷出一個不適合跑步的結果。
這讓劉興華非常排斥,他認為自己的身體很好,不需要看醫生。
然而在神經科醫生各種顛倒逼迫式的問題下得出了劉興華記憶力衰退的結果。
比如:
「請您記住三個詞:鮮花、蠟燭、水果」
劉興華一臉不知所以然的重複了一遍。
隨後醫生開始問各種問題,昨天吃的什麼,前天吃的什麼,就這樣閒扯着突然又問最開始的三個詞是什麼。
劉興華覺得醫生在戲耍他,並推搡了一下醫生,於是又得了個有強烈躁鬱傾向的結論。
最終劉興華拖着行李箱,帶着妻子跑出了養老院,卻沒有回家。
而是聯繫媒體朋友,去了電視台把他和妻子在養老院所有的不公正待遇說了出來。
「我曾遇到過很多糟糕的日子,建國前的戰亂,之後的饑荒,紛亂,但我從未屈服,而是一直堅持着,這是我們這一代人的生存方式。
我們沒有那麼糟糕,只是看上去是老了。」
「生活就是一場馬拉松,剛開始的時候你會覺得很輕鬆,你堅信沒有什麼能阻止你,可是接下來會感受到疼,你的力量也會逐漸減弱,很多次都會感覺自己堅持不下去了,但你還是跑着,一直跑着,直到完全精疲力盡,而勝利就在終點,並深信不疑自己能勝利。」
養老院裏,每個人都在看着劉興華上的電視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