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人和乾國的士兵們由於在戰鬥中遭遇了失敗,再加上嚴酷的寒冷天氣,他們早已失去了繼續合作的意願。
現在他們都被穆雲峰領導的魏國的士兵驅逐出了魏國的領土,徘徊在邊境線上,感到十分的迷茫。
如果繼續侵略魏國的話,現在魏國國內軍民一心,而且朝廷清明。再加上聽說新上任的皇帝並不是一個昏君,早就順利的坐穩了皇位。自己這些人想要繼續侵略魏國已經是不切實際的事情了。
然而撤退的話,自己等人回到國內過後肯定會受到制裁,因為戰敗的恥辱和損失士兵,匈奴和乾國的聯軍在自己的國家中也會面臨極大的政治和軍事壓力。
他們知道一旦回國,等待他們的可能是嚴厲的懲罰,甚至是生命的危險。在這樣的兩難境地之下,他們在臨城外面休整軍隊開始考慮着他們的出路。
匈奴人開始懷念起他們在草原上的自由自在的生活,而乾國的士兵們則思念着家的溫暖和親人的笑臉。
領軍的將軍們也在相互推卸責任,畢竟如此慘厲的失敗回到國家肯定會被治罪的。匈奴人和乾國的將軍們彼此指責,導致匈奴人和乾國士兵之間的矛盾日益加劇,相互之間的指責和猜疑不斷升級。
他們在臨縣的外圍各自紮營,彼此之間的信任已經蕩然無存。現在還能保持相對的安定沒有發生內鬥,完全是因為有着上面大將軍的嚴厲壓制和約束。
從鄰近的臨縣悄悄摸出來的魏國士兵們,在他們各自的將軍的帶領下,趁着夜色的掩護緩慢而謹慎地向前行進。他們心中懷揣着一個共同的目標,那就是在凌晨時分,當敵軍處於最睏乏、最鬆懈的時刻對匈奴和乾國的大軍發起突然的攻擊。
與此同時穆雲峰率領着僅有的五千精銳騎兵,靜靜地守候在臨縣的城門口。他們肩負着重要的使命,那就是在魏國士兵發動襲擊之後,能夠迅速地提供支援,確保偷襲匈奴的魏軍能夠順利地完成任務,並在必要時為他們提供強有力的後援。
穆雲峰深知這場戰鬥的重要性,他和他的騎兵們時刻準備着,隨時準備沖入戰場為最後的勝利貢獻自己的力量。
當然楊堅和他的將領們並沒有將所有的大軍都帶出去,因為他們深知如果這次行動失敗,那麼留在臨縣的士兵們將肩負起阻擋匈奴和乾國人的進攻的重任。他們必須確保臨縣的安全以防萬一。
因此儘管他們帶走了大部分的兵力,但還是留下了一部分部隊在臨城以備不時之需。
這些留守在臨縣的士兵們雖然人數不多,但他們的任務卻異常艱巨。他們也沒有放鬆警惕,反而時刻保持着高度的警覺。在臨縣裏士兵們穿着盔甲,靠着城牆或者房子的牆壁閉目養神。他們知道一旦敵人來襲,他們必須迅速投入戰鬥,保衛這片土地。
儘管留守的將軍們多次命令他們回到營地好好休息,但士兵們卻不願意離開自己的崗位。他們寧願在這裏堅守,也不願意在營房中安然入睡。他們明白每一分鐘的休息都可能在關鍵時刻發揮重要作用。
與此同時那些年輕的百姓們自發的行動起來,他們拿起各種武器,與魏國的士兵們並肩作戰。儘管他們沒有經過專業的訓練,但他們的勇氣和決心卻不容小覷。他們與士兵們一起守衛着臨縣,共同抵禦可能的威脅。
整個臨縣的氣氛顯得異常緊張,但同時也充滿了堅定的信念。無論是士兵還是百姓,他們都明白只有團結一致,才能在這場戰爭中取得勝利。
當然魏國的士兵並沒有多害怕匈奴人和乾國的軍隊來攻擊臨縣,而是因為他們深知如果自己的戰友在執行偷襲敵人的任務,如果任務不幸失敗,戰友在被敵人擊退追擊的時候。他們需要能夠第一時間衝出城門,迅速前往營救那些陷入困境的隊友。
在管制這些士兵的過程中,將軍們也希望能夠親自參與對匈奴人和乾國士兵的偷襲任務。然而由於他們的官職沒有楊堅、李淵等幾位將軍的官職大,他們在請求出戰的時候,直接被李淵等將軍以軍令壓了下來。這使得這些將軍在自己帶的士兵當中都
第150章 襲擊任務準備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