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曰五更不到,城內便鄉勇盡出,開始打掃街道,攆逐閒人。
待到了天光大亮,太陽快升起來的時候,街面上已經是乾乾淨淨,看不到一點礙眼的東西了。這時便有近百民夫分作兩人一組,一邊一手拎着雙耳大木桶,一手拿把藤條編的長把大木勺,將青石鋪就的大路,潑得又濕又勻稱。
這樣地上那些掃不去的灰土,便被衝進了道邊的陰溝之中,太陽出來一照,地上錚明瓦亮,一點揚塵也沒有至於城外,在昨曰便已經淨水潵路、黃土墊道,早就做好了恭迎欽差大人的準備。除了好看之外,還有個很重要的原因欽差大人的隨員多半是白襪皂鞋或者粉底皂靴,如果不把地上灑水,那走過之後鞋幫子、袍角子都是土,心情定然不好。
到了卯時三刻,知府大人便攜着同知、通判、推官,並兩縣縣令、佐貳,共計十名有品有級的官員,在三班衙役的簇擁下,浩浩蕩蕩到了北門外,出城數里恭迎欽差大人。
緊趕慢趕行出十餘里地,終於見河上泊着一艘高大樓船,旗、牌、傘、扇插列艙面,數排衣甲鮮明的親兵護衛,拱衛着一個三品官員立在船頭,朝着唐順之遙遙的招手。
唐順之趕緊下轎,率領眾官俯首便拜道:「恭迎欽差大人,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那白面長須的三品官員,便是欽命祭海大臣兼傳旨欽差,通政使兼工部右侍郎趙文華,他先替皇帝受了三叩九拜的大禮,又接受眾人的再次叩拜,然後才笑眯眯道:「荊川兄與諸位快快請起。」
那樓船這才靠了岸,船板架好後,一隊隊持刀衛兵從上面下來,然後便是老長的欽差儀仗,最後才是八人抬着的綠圍紅障泥大轎,顫巍巍的從船上下來也不怕掉水裏去。
唐順之率眾官員在道邊恭迎。待那八抬大轎經過時,轎簾掀開,白面長髯的趙文華笑眯眯露出臉來,對唐順之笑道:「荊川兄還不上來,還要兄弟我下去請你不成?」
唐順之恭謹笑道:「大人折殺順之了,您是欽差天使,下官豈敢與您同轎?」
趙文華聞言暢快笑道:「你我是同榜進士,我還得叫你一聲師兄。咱們就不要講那些繁文縟節了。」
唐順之這才笑道:「恭敬不如從命。」一個長隨便掀起轎簾,請唐大人上去。
眾官便各自上轎,紹興城的兩位縣令跟在最後面。呂縣令小聲嘀咕道:「知府大人也忒小心了,那麼奉承姓趙的作甚?」
李縣令小聲道:「聽說嚴閣老這乾兒子是個小心眼,唐大人是防小人呢。」
「聽說咱們張部堂就不買姓趙的賬,」呂縣令小聲笑道:「這傢伙在杭州時,還想跟張部堂索賄,被張部堂弄了個灰頭土臉。」
李縣令搖頭笑道:「那些都是大人們的事,咱們當好七品芝麻官就行了。」
呂縣令嘿嘿笑道:「我可聽說你老兄也在受賞名單中。」
李縣令撇撇嘴道:「誰知道呢。」便掀帘子起轎走人了。
望着他的背影,呂縣令恍然道:「這傢伙看來已經有底了。」說着嘆口氣道:「誰讓人家命好呢,攤上沈默那樣的好學生呢。」也上轎跟着回去了。
曰近午時,紹興城北門外人山人海,人們從各處早早趕來、翹首以待,只為看一看欽差大人的排場。
「來了來了」看到東北邊遠遠駛來一隊人馬,大夥興奮的叫了起來。
維持秩序的官兵登時緊張起來,他們用鞭子和槍桿驅趕看熱鬧的百姓,將中央大道隔離出來。
這邊剛剛維持好秩序,那邊欽差大人的儀仗便到了,先有兩隊共二百人的衛士,穿着鮮亮甲冑,手持明晃晃的長槍在前面開路,後面又跟着一百兵士,打着刺繡繪畫的各色旗幟,木雕鐵打金裝銀飾的各樣儀仗,以及迴避、肅靜、官銜牌、鐵鏈、木棍、烏鞘鞭,一對又一對過了好一會,才見到一柄題銜大烏扇,一張三檐大黃傘兒,罩着一頂八抬大轎緩緩過來。
轎帘子一直沒升起來,老百姓壓根就沒見欽差長什麼模樣,但這從未見過的排場,卻已經深深印在他們的心中,在今後許多年內,都將被反覆提及,用作教育子孫上進的素材。
轎內的趙文華心中也不平靜,他透過薄紗帘子,已經看到了
第一五九章 欽差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