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年,三月。
春耕時節去後,洛陽修繕之事大致有些眉目進展,而董承回道復命時,將曹操之事完全告知,明里暗裏多在傳揚。
一時各處震顫詫異,心中駭然驚疑。
特別是楊奉、張楊、鍾繇、楊彪等人,無不是各自喟然嘆息。
畢竟進入關中地區,翻山越嶺靠近豫、兗一帶時,災民明顯已經減少。
而且相嘆之事無不安逸,口中多傳希望,念當年盛世之年,偶爾的消息,也讓天子心中甚是掛念,悲從中來。
曹操仁德名聲,遠大於其軍勢,甚至還有除平蝗災,為惠政於民,做他人不敢做的事,由此傳為佳話。
一時,不少人鼎力支持曹操,上書請天子下詔,命曹操前來迎接。
楊奉、張楊等雖心有不安,但是卻不好拒絕,因曹操聲名在外,甚至有人說和劉虞並無二致,都是仁義愛民,不忍刀兵之輩。
說白了就是曹操這人心善,見不得血光刀兵。
這種人,骨子裏好欺,總比那河北袁紹好,一旦去了袁紹處,西涼兵該如何自處?但是曹操這裏不一樣,距離雒陽本就不遠,各處可屯軍抗追兵。
況且袁紹,根本就沒鳥他們,人家在忙着收服幽燕,幾次詔書下後,都是緩慢回復,不曾立刻回信來迎。
反倒是人家曹操,天子、公卿根本就沒有叫他,他卻耗資巨甚主動來修繕雒陽皇宮,只為了天子東歸時,能有一個落腳之處。
這是何等的忠君體國,一心向漢?這等人難道不是更該重用嗎?
這些公卿勸說之下,慢慢的天子也動了心思,準備回歸雒陽。
但楊奉、張楊等人懼怕,暫且不敢讓曹操的兵馬來迎,只是自己親自護送,以求護送之功。
終於在五月,到達洛陽安住,此時修繕之時已完工小半,進度不佳。
可仍舊能見壯丁齊聚,日夜忙碌,取材於附近山林,堆積的上好建材在郊外大倉,簡直無數。
巍峨宮殿已經初具當年規模,天子也能勉強住進宮殿之內。
彼年的天子,被裹挾在外數年,逃亡一年之久,幾次命喪於路途,在到達洛陽,看見自己那可以居住的寢宮時,悲從中來,痛哭流涕。
沒多久,天子以護送之功封楊奉為大將軍。在洛陽想逐步理政,恢復往日大漢正統,厲兵秣馬重振朝綱。
然後遭到了楊奉拒絕,數次不奉詔,且將人派進內城,看守文武,謹防有所異動。
看見這態勢,劉協又很敏捷的縮回寢宮,避不上朝了,他這時候明白,楊奉骨子裏又是李傕郭汜等人。
「都是奸賊,都是奸賊!!!」
寢宮內,壯志剛生就立刻夭折的劉協看清現實之後,破口大罵,希望再次破滅。
只有董承明白其心意,於是和文士董昭、公卿楊彪、鍾繇等,一同覲見天子,於宮中進言。
「陛下,何不表面重用楊奉,聽其之見發詔書命各處諸侯來賀,而暗中密令兗州牧曹操親自來雒陽。」
「臣聽聞,曹操兵馬雄盛,不遜於袁紹也,且其聲望播於海內,兗州之民無不稱讚拜服,若得曹公親至,則奉不敢造次。」
「善。」
劉協哪裏還有心氣,但董承和他關係交好,其女乃是自己的貴妃,說話要稍稍能聽得進去些。
只能再期待這位仁德的兗州牧。
此時,在隨着董承的各種鼓吹,他大致在心中出現了一個面容和善,心胸寬廣的中年儒生形象。
「而且,曹操祖父曹騰,曾是宮中大長秋,對內務極為熟稔,且深受皇家恩信,應當是家學所傳,故而如此忠誠。」
原來如此!
真正聽見這句話,劉協的臉上才大為輕鬆,若是曾為大長秋之後,對漢廷應該是會感恩的。
東郡,鄄城。
郭誼今日自家中出來,很早就換上了黑色袍服,腰帶冠帽皆是齊整,精神振奮,滿面春風。
在後院門外值守的典韋現在反而還不習慣了。
「先生今日要出門?還是準備去鄉間打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