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維,字伯約,天水冀縣人,三國時蜀漢名將,官至大將軍。
童年時,姜維便失去父親,與母親相依為命,是遠近聞名的孝子。青少年時代,姜維喜歡研讀鄭玄的學說,心懷大志,他的父親姜同過去曾任郡中功曹,在羌、戎族人叛亂時以自己的身體護衛太守,死在戰場上。因為這個緣故,姜維受朝廷封賞做了中郎,參議本郡的軍事,同時姜維還是郡中的上計掾,專門負責將計簿送到魏中央政府。不久,他被州府任命為從事,這時的姜維雖滿腹韜略,身為魏國州府佐吏,但沒有用武之地,無法充分顯示他的才華,他的政治生命開始於二十七歲那一年。
諸葛亮一出祁山,這時候諸葛亮已經四十七歲,諸葛亮發現了這個少年天才,利用反間計和姜維的孝義,使得姜維投靠蜀國。作為諸葛亮唯一的門生,可以想像姜維才氣肯定相當出眾,在第一次北伐之後,諸葛亮給留府長史張裔、參軍蔣琬寫的信里,這樣形容姜維:姜伯約忠勤時事,思慮精密,考其所有,李邵、馬良諸人不如也,其人,涼州上士也。姜伯約甚敏於軍事,既有膽義,深解兵意,此人心存漢室而才兼於人,畢教軍事,當遣詣宮,覲見主上。隨後,姜維便在三十不到的年紀,成為了征西大將軍,姜維也從此,開始成為三國後期,最耀眼的將才。
諸葛亮興師北伐,四出祁山,姜維都跟隨左右,在諸葛亮的言傳身教下,姜維一步步成長起來,建興十二年諸葛亮再次北伐,卻因勞累過度在五丈原軍中病逝。臨終前,他對身後的國事作了周詳的安排,他告訴劉禪派來的特使李福,他死之後,國事可以交付蔣琬主持。李福問:「蔣琬之後,誰又可擔任呢?「他說:「費諱可以繼續。「「費諱之後呢?「李福再問,諸葛亮就沒有回答了。一個政治家能考慮到兩代繼承人,這是極為少見的,在他的心目中,蔣琬方正整肅而威嚴,費帶寬宏大量而博愛,但他不知道,這多年來真正領會了他的苦心,繼承了他衣缽的人不是蔣琬、費諱,而是姜維。也正是姜維在他死後,蜀漢內擾外患的三十年裏,忠實地執行着他的路線,在蜀國後期政權的延續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姜維,本人身為天水羌族之傑,在隴右少數民族中享有很高威望,他始終遵循諸葛亮的「和戎「政策,並誘使胡、羌各族作為他的羽翼,以便能奪取隴山以西的地方,逐步瓦解魏國在涼州的勢力,形成蜀漢與西北少數民族,聯合抗魏的局面,應該說這符合當初諸葛亮的既定戰略。除了積極平定國內叛亂,另一方面亦不停進攻魏國,從第一次出祁山,直到最後一次出兵,20多年間,姜維竟然組織了十一次北伐,其中勝五次,平手四次,敗兩次。最成功的一次幾乎要攻入長安,這是諸葛北伐都沒有過的,都卻因為黃皓慫恿劉禪,劉禪擔心姜維成功後,會謀反而急令他速回成都。
與諸葛亮時期尚有趙雲魏延等大將不同,在姜維時期,蜀國已經是「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的境地,而且國力已經大不如昔,姜維經常又做先鋒又指揮戰鬥,諸葛亮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姜維更是如此,和諸葛亮不同的是支持姜維作戰信念的,只是為報答這份知遇之恩這麼簡單。
在姜維屢屢興師征戰的時候,應該說國內要有一個安定祥和的政治局面,以作為軍事的後盾,讓他在前線無後顧之憂,但實際上,此時的劉禪卻更加昏暗無能,使得本來就極其脆弱的蜀漢政權更加搖搖欲墜了。蔣琬逝世,協助蔣琬主管宮廷事務的侍中董允,也在蔣琬病逝的同一年去世,在費諱當政期間,由於費諱長期領兵在外,很少有空過問宮中之事,劉禪一下子失去了控制,他就更加親信宦官黃皓,陳祗等一撥奸臣,把蜀國搞得昏天黑地。
蔣琬、費諱死後,劉禪、黃皓等人便完全無所顧忌了,劉禪貪圖享樂的劣根性日益發展,經常帶領宮人宦臣外出遊樂,派人在宮中廣置聲樂以供自己享受,大臣譙周見劉禪如此荒淫、不思進取,曾上一書掙諫,這封諫諍書根本沒起到什麼作用。而此時的權宦黃皓干預朝攬、操弄權柄更加肆無忌憚,他憑藉着後主的寵信,對異己分子肆露加以詆毀,曾讓對自己不滿的魯王劉永,十年見不到哥哥劉禪。而善於巴結逢迎的左將軍閻宇,並無尺寸之功,就因為阿附黃皓,便一再升官,黃皓後來甚至
第六十五章 以身殉國——姜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