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世紀 80-90 年代,盜墓走私之風氣席捲全國,大量文物被損壞或走私賣到到國外。國家由此開始加大對古物文化遺產的保護力度,對於各處被發現和破壞的古墓進行搶救和保護。
我住的村子附近也發現了一座被損毀的古墓,村里書記等人將消息上報到了鎮裏。鎮裏又上報到了縣城裏,驚動了縣裏考古研究單位。
後來又引來了省里的一個考古隊,我的命運由此而改變,從此走上了一條讓我後悔一生的路。
七九年是十年黑暗過去後的二年,也是高考恢復後的第二年。
我住的村子並不算偏,動亂期間村子受到波及不小。我奶奶很早就去世了,爺爺是個教書先生,在這場動亂中最後並沒活下來,所以我家很簡潔的三口之家,家裏環境還不算寒酸。
因為爺爺是個教書先生我也受過一段時間文化教育,準備了兩年,二十一歲,年紀也不小了,於是決定去參加高考。
那個年代觀念還很陳舊,「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這句話對這些農村人來說是至理名言。
那時候讀書考上大學是一件不得了的事情,稱得上光宗耀祖,不像現在滿大街都是大學生,大家都不以為然。
不過那個年代能考上大學也確實是真材實料,大學學校還不像現在這麼多,隨便弄個建校資格,幾棟教學樓就是一所大學。
我想要是我遲生個幾十年,我現在肯定能讀個大學。
沒錯,因為我這一次落榜了,不過家裏人並沒有多失落,我慶幸我父母還算想得開,可能也是因為家裏能為我某一份事做吧。
我父親拜託我爺爺以前教過的一個學生幫我安排了一份在鎮裏農科所的事,一個星期以後就可以去上班了。
對於做什麼事我並不反對,那個時候並沒有什麼想做的,整天無所事事,生活還比較混。
在家等待的第二天,村子裏來三個中年人和一個老頭。
他們或挑着或扛着裝着東西的大麻布袋,老頭穿着一件略微陳舊的中山裝,三個中年人衣着普通,這個組合引起了村里人的注意。
幾人走到村子中心道路那裏停了下來,老頭拍了拍手,大聲吆喝道:「舊貨換糖換新貨了啊,各位老少爺們們,家裏有什麼老物件的可以拿來換東西啦,只要東西夠老,我們出錢買也是可以的,來看看啊」。
「大爺,這舊貨換新貨,你們不是虧了嗎?再說了,要這舊貨幹啥使」,圍過來的村里人中有人開口。
老頭笑容不變道:「這城裏有些有錢人喜歡收藏那些個老物件,碗啊盆啊啥的,說是留作念想。老頭子我啊也就是賺個中間價,各位有啥老物件的可以拿來老頭子我看看」。
「這些東西有啥可念想的」
「這城裏人這想法啊,真是弄不懂,有錢沒地花這是」
「這老物件要去有啥用啊」
「咱家屋院子裏牆邊都有幾個舊瓦罐,給大黃喝水用的」
「大爺,這老物件怎麼換的,剛才你這說有的可以換錢,你可莫欺我們」。
一群村民議論紛紛,其中一個中年人開口問道。
老頭收了收笑容,「各位放心,老頭子我不是那種人,我要是想欺騙大夥,那直接說換新貨就得了,用不着說能換錢。
各位回家去找找有沒什麼物品來換吧,什麼都可以,對了,年頭最少要有大幾十年以上。」
村里人聽老頭這麼說,心裏確信幾分,反正那些舊東西也沒啥用,有的還佔地方,有些都放牆角里碎成渣打算扔了。於是,眾人紛紛回家去拿那些個舊物件。
那個年代,很多走鄉串貨的貨郎,行話來說就是鏟地皮或走地皮,大多是以舊換新。
那些農村人對這些老物件,應該說古董都沒什麼概念。那些陳舊或破損的瓷瓶、碗
第一章 發現古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