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五萬二打水漂幾成定局,鄧秀珍想得明白,或許這就是因果,因為自己改變了覃彥林受傷,所以會損失錢財。
但覃彥林卻不開心,他很自責,覺得這是自己錯誤決定引起的。
鄧秀珍勸他:這不是你一個人做的決定,是我們一起做的決定。
覃彥林則說:男人是家裏的頂樑柱,作為一個男人,哪能把事怪到女人身上?
鄧秀珍越發覺得這次折財值得,因為自己的男人這麼好,折財為他擋災,值得,很值得。
覃彥林本就是個有擔當的人,雖自責,卻不消沉。
在短暫的心理調整後,兩人開始尋找新的門路。
沒了本錢,買門店做生意不可能了。
擺小攤,鄧秀珍反對,她可是重生的。
她知道下崗潮即將來臨,但經濟不會下滑,不僅不下滑,還會快速發展。
她知道過些年房地產會崛起,趕緊掙錢買房子是正理。
擺小攤是80年代流行的模式,現在雖沒淘汰,但有門店的競爭,擺攤掙不了幾個錢,只能勉強維持生活。
打工?也不行。
工資低不說,一個人打工養不了一家人。
兩個人打工孩子沒人照顧。
商量未果,覃彥林讓鄧秀珍在家照顧孩子,他去找門路。
過了幾天,覃彥林開了輛載客三輪車(俗稱「麻木」)回來。
在腦海中搜索了一下前世關於麻木的記憶,鄧秀珍不得不再次感嘆:自己嫁了個好男人,有擔當,有能力,這市場眼光還賊准。
這種三輪載客摩托車在80年代的大城市就有了,但因為價格昂貴,一輛要大幾千,現在估計也要四千多元,所以在工資每月只有三百元左右的小城市一直沒有出現。
前世大概在93年開始少量出現在蒲城,載客根據路程收費,起步價是兩元,然後以距離長遠計價,最初開麻木的人,因為開的人少,而且大家都喜歡坐新鮮,一天可掙百把元,在那一年可算是暴富行業。
但掙錢時間很短,到94年因為下崗工人猛增,一下子全城都是這種三輪摩托載客,不僅開的人多,載客價格更是跌到底。
僧多粥少,到95年,暴富行業就變成了餬口行業,收入甚至不如路邊擺攤。
現在是93年,覃彥林竟然一下子就看準了這個暴富行業!
那是真有眼光!
起初幾天是覃彥林一個人開,93年的麻木生意真的好,每天只要一開去,就會有人打車。
因為生意好,一天可掙一百多元,甚至有天掙了一百七十元。
覃彥林是越做越帶勁,每天早上六點就出門,晚上十一二點才回家,中午晚上也不回來吃飯,都是饅頭配白開水。
錢是掙得多,但人太辛苦,覃彥林肉眼可見的瘦了。
這可不行!鄧秀珍看不下去了,這一生,她決不能讓覃彥林的身子累垮。
錢要掙,身體更重要,若是有損身體,那錢寧可不掙。
在她的堅持下,覃彥林浪費一個下午掙錢的機會,教她開麻木。
麻木車好學,她也機靈,一下午真能開得滿城跑了。
然後夫妻二人分工:鄧秀珍開早上和上午,覃彥林開下午和晚上。
覃彥林再三叮囑她:路上注意安全,一定一定要注意安全!
如果有人問你開麻木掙錢不,你千萬說只勉強餬口,千萬千萬記得!
僅僅一個月,他們買麻木的四千多就掙回來了。
天氣漸漸轉涼,三輪車就這麼開就有些冷了,於是他們又花八百多裝了個車篷。
第二個月生意依然好,甚至比上個月還好。
覃彥林建議:「要不我們再買一輛?」
鄧秀珍反對:「我們只有兩個人,如果開兩輛,就得兩人白天黑夜的跑。我們身體受不了不說,孩子怎麼辦?誰來照顧她們?」
覃彥林不想放棄:「我多開點時間,你就上午和下午開一下,中午和晚上在家給孩子做飯,照顧孩子。」
「不行!你那樣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