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焰還在最後燃燒。
街道的人越來越多,加里克身上的火焰也已經被撲滅。
但還是晚了,他已經徹底化作了一塊焦炭。
伊恩放下照相機,重新扛起攝像機和麥克風媽的,只有自己一個人,真的好不方便。
我需要一個好助手!
然後他將麥克風對準第一個救人的男子道:「先生,請問您對此次事件怎麼看待?」
那男子怒道:「你這該死的冷血動物,你看着他被活活燒死!」
伊恩回答:「作為第一個救人者,您有可能成為全美的英雄。」
那男子一怔,瞬間整理了一下衣襟,面對鏡頭道:「大家好,我叫亞歷克西亞·科菲,只是一個普通的工人。但是對於捨己救人這種事,我認為這是每個良好市民應盡的責任」
拍攝完畢,伊恩很是滿意,順帶又採訪了一下其他人對此事的看法。
眾人議論紛紛:
「加里克看樣子死定了,這是一場不錯的意外。」
「您怎麼知道是意外?」
「因為沒有槍聲,我一度認為他應該死於槍下。」
「所以您不喜歡加里克?」
「這裏沒人喜歡他。」
「那您對救人的科菲先生怎麼看?」
「他救錯人了。」
「該死,這和救誰無關!」說這話的是科菲本人,他必須捍衛自己的行為正義性。
爭議聲中,遠方的救護車聲音已然響起。
雖然救護鏡頭沒什麼價值,但新聞要有始有終,伊恩還是拍攝了下來,順帶將加里克屋子裏的情況也拍了一輪,理所當然的留下自己的痕跡。
然後他滿意的開車離去。
次日一早,CBS新聞網和洛杉磯先導報聯合發佈了這則新聞。
作為一起普通的失火死亡事件,該新聞沒有價值。
有價值的是目標被火燒死的一幕被活生生拍了下來,竟然還被現場採訪——絕大多數人沒有機會看到這種場面,有也是電影裏的,假的。
現在卻是真實的,罕見的,獨家的。
所以說,好的新聞是需要加工的,一如同樣的故事在不同的作者講述,效果也完全不同——強大的生產工藝可以彌補材料的不足!
在這種情況下,該新聞再度成為一個熱點。
又是一條重磅新聞!
洛杉磯先導報銷量再創新高,連帶着各大互聯網平台上也紛紛出現相關視頻與採訪。
對於伊恩採訪火焰中的遇難者這件事,更有無數人因此議論紛紛。
「我就沒見過比伊恩卡爾更冷血的混蛋了。他就不能先救人嗎?」
「一個記者的職業道德就是作為忠實的旁觀者,記錄者,而不是參與者。」
「他首先得是個人,然後才是個記者!」
「不管怎麼說,我喜歡這報道這場面真是太悲慘了,令人傷心,可為什麼我感覺好激動,好快樂?」
「所以要多看幾遍。」
「確實如此!」
相比讀者評論各有所好,來自同行的妒忌便是噴薄欲出了。
《今日美國報》發表評論:
「伊恩卡爾是個擅長捕捉熱點的優秀記者,雖然我們不贊同他的行為,但我們還是佩服他敏銳的洞察力和強大的心理素質。」
今日美國報隸屬於美國第一報業集團甘乃特,他們顯然對洛杉磯先導報的崛起很感興趣,不久前還派人聯繫伊恩,希望能和他建立新聞合作,所以不會抨擊伊恩。
《紐約日報》發表評論:
「這是一起
第三十六章 冷血的伊恩卡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