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劉御聽完平衡名單後,心裏也是五味雜陳。
他知道,這些平衡人物的加入,不僅是對秦昊的挑戰,更是對整個大漢的考驗。
「楊平、高則、趙匡胤每一個名字背後都隱藏着不可小覷的力量和智慧。
尤其是趙匡胤,若是真能與秦昊聯手,那將是我們大漢的一大勁敵。」劉御心中暗自思量,眉頭緊鎖。
然而,他並未因此氣餒。相反,這份壓力反而激發了他內心深處的鬥志和決心。
「哼,無論你們來自何方,有何能耐,我劉御都將一一應對,誓要守護我大漢的江山社稷!」劉御在心中立下誓言,眼中閃爍着堅毅的光芒。
他清楚,作為大漢的皇子,他必須承擔起這份責任,帶領大漢度過眼前的難關。
「司馬懿啊司馬懿,可別忘記了在洛陽發過的誓言。」此時劉御走到窗前,看着溫縣的方向說道。
「叮咚,現在為宿主截取人物。」
「不用了,換成召喚卡吧,這些人物看名字孤都猜到在那裏,還是召喚卡實在一點。」劉御平淡的說道。
「好,現在為宿主換成四張隨機召喚卡。」
「先用一張召喚人物,直接召喚。」
「好,現在為宿主開始召喚人物。」
「叮咚,恭喜宿主獲得:北魏猛將楊大眼:統率94,武力105,智力73,政治48,魅力83,植入身份為:楊嬋族人,因其母親是侍女的身份不受族人的待見,故此由楊嬋的推薦在宿主軍中擔任軍司馬。」
楊大眼(生卒年不詳),武都郡(今甘肅省武都區)人,氐族。北魏時期名將。後仇池國主楊難當之孫。
楊大眼少有膽量,以行走迅捷著稱。北魏太和年間,楊大眼被選為軍主,後遷統軍。
從魏孝文帝元宏南征時,屢建軍功。
景明初年,南齊大將裴叔業以壽春降魏,楊大眼與諸將率部接應,搶先入城,後以功封安成縣開國子、拜直閣將軍。後遷征虜將軍、東荊州刺史。
正始三年(506年)四月,梁江州刺史王茂領兵數萬攻魏荊州,誘魏邊民及蠻族民眾另立宛州,遣其所署宛州刺史雷豹狼等襲取魏河南城。
時楊大眼任平南將軍,奉命督諸軍反擊,大破梁軍。
正始四年(507年),楊大眼與中山王元英率眾圍攻南梁鍾離,但連戰不克,終被梁軍擊敗。
同年八月,免官徙往營州為兵。
永平年間,北魏朝廷重新起用為試守中山內史,繼任太尉長史、持節、假平南將軍、東征別將。
延昌四年(515年)三月,奉詔督諸軍鎮荊山。後出任荊州刺史,以武力威懾蠻眾,安定地方,在荊州兩年卒。
「行了,關閉系統。」
劉御從窗前走到書桌後坐下,提筆寫了十幾封書信。
寫完讓士卒騎快馬送到正在在外面執行任務的各軍主將手上。
接着劉御下達一項讓人一臉茫然的命令:全軍撤出雁門關,退到附近的縣城防禦,同時讓公孫齊帶着一萬人馬和秦昊送來棉襖到距離雁門關十里的一座山駐紮。
李世民、岳飛、秦政等人接到命令後,都來找劉御詢問。
面對將領們的疑惑與不解,劉御的心中卻異常堅定。
其他人不知道的是,這看似不合常理的撤退命令,實則是他精心佈局的一部分。
「諸位將軍,不必多言。此次撤退,非為避戰,實乃誘敵深入,尋機破敵之策。」劉御的聲音沉穩有力,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嚴。
將領們面面相覷,雖然心中仍有疑惑,但見劉御態度堅決,也只好領命而去,各自準備撤退事宜。
公孫齊接到命令後,更是心中驚疑不定。
為何要在此時撤
第一百八十九章:空城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