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三方陷入苦戰的時候,張帝一道命令讓四人找到生存的道路。
張帝讓四人退進太行山,整合所有人馬後,尋找合適的機會再向漢軍復仇。
原來張帝知道父親張角和五叔張良被劉御擒獲後,立刻帶着太平衛去營救,奈何劉御讓摩天看押兩人,張帝無可奈何只能向河北的太行山而去。
因為黃河以南已經沒有黃巾軍的容身之地了,於是讓與陳慶之對抗的李自成和李密不惜一切代價向河北的太行山撤退。
張帝的決定無疑是明智的,面對漢軍如潮水般的攻勢,繼續硬抗只會讓黃巾軍的殘餘力量更快消耗殆盡。
太行山,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成為了他們最佳的避風港。
李自成和李密在接到張帝的密令後,雖然心中不甘,但也明白當前的形勢。
他們立刻調整戰略,命令手下部隊放棄與陳慶之的糾纏,轉而全速向河北太行山撤退。
沿途,他們不斷設下伏兵,利用地形優勢,對追擊的漢軍進行騷擾,為撤退爭取時間。
朱元璋、王莽、洪秀全、竇建德四人,在得知張帝的決定後,也迅速做出了反應。
他們明白,單打獨鬥已經無法在這個亂世中生存,唯有聯合起來,才能有一絲生機。
於是,四人決定暫時放下彼此的恩怨,共同向太行山撤退。
在撤退的過程中,他們不僅要面對漢軍的追擊,還要應對來自自然界的種種挑戰。
但正是這些挑戰,讓他們的隊伍更加團結,也讓他們的意志更加堅定。
他們知道,只有活着,才有機會復仇,才有機會重新崛起。
而劉御這邊,雖然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但他並沒有掉以輕心。
他清楚,黃巾軍雖然暫時撤退,但他們的實力依然不容小覷。而且,太行山地形複雜,易守難攻,一旦黃巾軍在那裏站穩腳跟,想要徹底消滅他們就更加困難了。
於是,劉御立即召集麾下將領商議對策。
他提出,要趁黃巾軍立足未穩之際,集中兵力,一舉將其殲滅。
但將領們卻紛紛表示,太行山地勢險要,且黃巾軍人數眾多,貿然進攻恐怕會損失慘重。
劉御聽後,沉默片刻,然後緩緩說道:「諸位所言極是,但黃巾軍一日不除,我漢室復興的大業便一日不能實現。
我們不能因為困難就退縮,而是要迎難而上,用我們的智慧和勇氣去戰勝一切敵人。」
接着,劉御讓劉虞但任主帥,統帥冀州所有人馬,不惜一切代價追擊逃往太行山的黃巾軍。
劉虞領命後,深知責任重大,他即刻調集秦昊、李世民、楊平、袁紹、曹操、袁術、趙匡胤、公孫瓚等人制定了一套詳盡的圍剿計劃。
他明白,太行山雖險,但並非無懈可擊,關鍵在於找到黃巾軍的薄弱環節,給予致命一擊。
與此同時,張帝在太行山中也在緊鑼密鼓地籌備着。
因為僅憑地利還不足以確保黃巾軍的生存,更需人和與智謀。
於是,他一方面加強山寨的防禦工事,挖掘陷阱,佈置暗哨,確保每一寸土地都成為敵人的噩夢;另一方面,他積極聯絡各地殘餘的黃巾勢力,以及那些對漢室不滿的百姓和豪強,共同商討對抗漢軍的大計。
張帝還親自下山,秘密拜訪了幾位隱居山林的前朝遺老和智謀之士,他們雖已遠離塵囂,但對天下大勢仍有着獨到的見解。
在張帝的誠懇邀請下,這些高人被他的決心和勇氣所打動,紛紛出山相助,為黃巾軍出謀劃策,提供戰略指導。
隨着時間的推移,太行山中的黃巾軍逐漸壯大,士氣高昂。
他們不僅人數上有了顯著增加,更在戰術和戰略上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張帝還利用太行山豐富的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