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國這邊,衛氏一族的命運似乎已被厚重的陰霾所籠罩。
朝廷之上,無一人為衛氏說話,這使得衛太后與平帝母子重逢的希望變得愈發渺茫。
衛太后每日都以淚洗面,身邊的隨從與親眷無不為之動容。
衛寶見此也於心不忍,正眉頭緊鎖,心中五味雜陳。
想起與王宇的深厚交情,決定尋求他的幫助。
昏黃燭光下,衛寶眉頭緊鎖,提筆給王宇寫了一封信。
「宇兄足下,展信佳顏。
頃間,寶心懷千結,特此書寄,以吐胸臆。
貴府令尊仗義執言,為馮家昭雪,仁德之舉,感佩之至。
然寶有一事不明,安漢公何以對我衛家防範甚嚴?
吾姐思君心切,淚濕羅巾,料想皇上在宮中亦必苦楚難言。
母子離散,此情此景,每念及此,寶心如刀絞,夜不成寐。
身負家族重任,卻束手無策,愧疚難當。
宇兄乃我唯一可托腹心之人,望能指點迷津,助我一臂之力。
靜候佳音,衛寶稽首。」
寫完信後,衛寶輕輕吹乾墨跡,將其小心翼翼地封裝好。
不由望向了窗外的夜空,再次陷入沉思。
數日後,一封來自王宇的回信悄然送至衛寶手中。
「衛兄,宇對貴府目前所遇困境了如指掌,且感同身受。
身為安漢公世子,宇亦有多般不得已。
然衛兄寬心,宇思忖,欲動家父之心,當從「為人後」之義切入。
敢問衛兄,可否請衛太后親筆修書,向家父陳情思子之深,並表達她對儒家「為人後」之道的領悟與贊同?
此舉或許能成破局之鑰。」
衛寶看完信後,眼中閃過一絲希望。
立刻將這一想法告知了衛太后。
衛太后聞言大喜,自然應允,立刻提筆蘸墨。
奏書中既嚴厲批評了丁、傅兩家的逆行,又引經據典地恭維了王莽。
同時表達了自己對「為人後」這一儒家理想的深刻理解和認同。
隨後立即命人將其送往長安。
數日後,王莽看到了衛太后的上書。
臉上露出了滿意笑容,眼中閃爍着得意與讚許的光芒。
「看來,這衛太后終於明白了我的一番苦心。」
「她如此深明大義,知曉『為人後』之義,實在是難得。
不過,既然已有了這樣的覺悟,那就更不必來長安這個是非之地了。
讓皇上專心為成帝之『後』盡忠職守,便是對她最大的褒獎。」
於是,王莽大手一揮,下旨為衛太后增加了封邑七千戶,賜黃金百斤,以表彰她的識大體、顧大局。
同時,還提高了中山國官員的俸祿,以示恩澤廣被。
這個結果卻令衛家和王宇都大感意外。
他們原本以為,衛太后的上書能夠為她爭取到回長安的機會,至少能夠引起王莽更多的關注和重視。
卻沒想到,王莽竟然會如此決絕,再次斷了衛太后入京的念頭。
衛太后在接到旨意的那一刻,整個人如墜冰窖。
呆呆地望着那封冰冷的詔書,眼中滿是絕望與不甘。
自己明明已經順着王莽意願,表達了對「為人後」的認同和讚許,為何還是無法與兒子團聚?
心中悲憤交加,再次書寫了一封謝恩的奏書,但這一次,奏書卻如同石沉大海,王莽再也沒有給予任何回應。
衛太后在家中哭得梨花帶雨,親人們圍在她的身邊,一個個也是
第一百四十七章 反對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