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巧妙的借鑑了周公的歷史典故,聲稱周公當年也曾向周的祖先祭禱,獲得王命攝政稱王。
這一說法,再次彰顯了他對儒家的深厚信仰。
人們普遍相信「周公踐祚稱王」是確鑿無疑的歷史事實。
然而,其中的隱情卻遠非如此簡單。
周公與周成王是同姓宗族,周公的權力仍牢牢掌握在周王室內部,這是家族內部權力的臨時分配,不涉及天命更迭。
周成王依然是無可爭議的天子。
但王莽卻是個異姓外戚,他無法從劉姓皇族那裏獲得「王命」來當皇帝,因此只能依靠天命的轉移來謀求自己的天子之位。
那麼,天命轉移的標誌又是什麼呢?
答案便是災異與祥瑞。
漢室頻遭災異,而王氏則祥瑞頻現。
一個甲子以來,劉姓天命終結、新王繼起的傳言已經成為朝野上下的共識。
元、成、哀、諸帝並非無動於衷,他們在祭祀、制度等諸多方面嘗試改制,以期避免天命的終結。
然而,這些努力不僅未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反而對傳言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在這種情況下,王莽以安漢公的身份為漢室制禮作樂,成效顯著,祥瑞不斷湧現,無疑是在挽救漢室的天命。
但隨着時間的推移,祥瑞越來越多,王莽甚至已經祭天了,可皇帝依然是劉氏的。
這不禁讓人心生疑惑:
如果王氏歸政於劉氏,那豈不是違逆了天命?
如果王氏要當皇帝,那合法性又從何而來呢?
如果劉嬰是一個成年人,在這個關乎家族、世系、血統、天命的緊要關頭,那一定會挺身而出,至少也會發表一番言論來表明自己的立場。
然而遺憾的是,他只有兩歲,他的聲音在歷史的大舞台上始終是沉默的。
這種沉默中透露出的是,儒經對歷史的獨特闡釋。
作為經學的儒學,不僅能夠應許未來,更能闡釋歷史。
經與史,如同不可分割的整體,而闡釋權更是尤為重要。
王莽逐漸掌握了對周公、堯舜等歷史人物的闡釋權,也掌握了對劉嬰身份的闡釋權。
他稱劉嬰為「皇太子」,卻又另外賜號為「孺子」。
皇太子本身就是尊貴的稱號,為何還要另外賜號呢?
這還是在於王莽對周公的模仿。
《尚書》中記載,周公東征之時,管蔡諸叔曾放出流言:「公將不利於孺子。」
「孺子」便是周成王。
王莽當然不會放過這個細節,他稱劉嬰為「孺子」,既是對他年齡幼小的客觀描述,也是給劉嬰的一個「官方稱呼」。
這一稱呼,不僅凸顯了劉嬰的稚嫩,更在無形中將他與周成王相提並論。
從而提醒世人,劉嬰「就是」周成王。
周公如何對待周成王,我王莽就會如何對待劉嬰。
王莽每一個舉動、每一個稱呼,都蘊含着深意與算計,如同一位高明的棋手,精心佈局,步步為營,只為在這場權力的遊戲中笑到最後
與長安城附近百姓的滿懷期待相比,遙遠之地那些劉姓宗室心情就複雜的多了。
劉嬰被立為皇太子,僅僅一個月,消息仿佛春風一般,吹遍了天下的每一個角落。
劉姓宗室人數多達十萬之眾,無論是身居高位、擁有爵位的貴族。
還是已經淪為普通臣民的遠親,無不對如今劉家天下沒有皇帝的安排,感到驚訝與困惑。
然而,他們的態度在暗中悄然分化,有的緊張觀望,試圖從風雲變幻中尋找出路。
有的不問世事,仿佛一切與
第一百七十一章 劉崇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