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那些王公貴族的安排,王莽尚可從容應對,時間上並無緊迫之感。
然而,唯獨對於王政君的處置,卻必須在新朝開國之初便有個明確且合理的說法。
畢竟,王政君的身份特殊,她的地位如何安排,直接關係到漢新易代的合法性與穩定性。
然而,前番因傳國璽一事,王政君已對王莽心生芥蒂,此刻要勸她接受新的尊號,難度可想而知。
王氏家族的其他成員,無論遠近親疏,得知自己將來有望成為新朝的宗室成員,無不歡欣鼓舞。
其中,有一位名叫王諫的遠支疏屬,意圖趁此機會向王莽獻媚,便上書提議:
「漢朝已終,太皇太后不宜再稱現有尊號,應去除漢號。」
此建議正中王莽下懷,王莽隨即決定親自前往長樂宮與王老太后交涉。
他乘着車輦,急匆匆地趕到長樂宮,手中緊握着王諫的上書。
一見到王政君,王莽便恭敬地將上書遞給她,說道:
「太皇太后,這是王諫的上書,請您過目。」
王老太后接過上書,掃了一眼,心中湧起一股莫名的悲傷,臉色頓時變得難看起來。
冷哼一聲,嘲諷道:「此言是也!
這王諫倒是會說話!
不過,他是想讓我這個老太婆何去何從呢?
而你如今已貴為天子,
我們孤兒寡母,生死存亡皆在你一念之間。
你若要廢,那便廢吧!」
王莽本就只想先行試探一下,聽到姑母這番淒涼的話語,心中也不禁有些酸楚。
他連忙安慰道:「太皇太后息怒。
王諫那悖德之臣,其罪不容赦,您千萬別因此生氣。
老太后聞言一愣,疑惑地看着王莽,試圖從他的表情中讀出些什麼,卻一無所獲。
回到未央宮後,王莽召集群臣,擺出一副義憤填膺的樣子,怒斥道:
「此悖德之臣也,罪當誅!
他怎敢如此妄議太皇太后的尊號,實在是大逆不道!」
群臣們面面相覷,都被王莽的憤怒所感染,紛紛表示支持他的決定。
然而,他們心中卻充滿了疑惑:
「皇上為何在即將開國之際,還要如此維護王政君的漢家尊號呢?」
這時,一位名叫張永的臣子洞悉了其中的奧妙。
他明白王莽雖然有意廢除王政君的漢家尊號,但卻不希望給人留下主動為之的印象。
王諫的上書確實恰好為王莽提供了一個藉口,但如何處理這份上書卻需要謹慎考慮。
與受禪一樣,這件事也必須呈現出一種迫不得已、順應天意的姿態。
很快,張永便有樣學樣的獻上一塊銅璧,上面依稀刻着一行符命:
「太皇太后當為新室文母太皇太后」。
王莽見到這行文字後大喜過望,認為這是天命的昭示。
他隨即下詔群臣宣佈:「這行文字並非人工刻畫而是自然形成。
文母意味着太皇太后將永遠成為「新朝之母」。
這是天命的安排,予不敢不遵從。」
而面對這一符命的昭示,王政君明白了王莽之的舉動還是在演戲,之後便不再多言。
只得無奈的接受這一安排,成為了新朝的「文母太皇太后」。
新印璽很快便被製作出來並頒發給了她。
而張永則因這一功勞被封為子爵,爵號為「貢符」。
至於王諫則因妄議尊號且其言論過於直白,
揭露了王莽的真實意圖而觸怒了王莽,最終被迫服毒自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