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方逸繼續緩緩道來:「遊牧民族的生存之道,其背後所蘊含的知識量,實則浩瀚如海。
就拿一頭牲畜來說,從選種、閹割、分群、交配、接生到治病,
每一個環節都凝聚着大量的智慧,而且這些知識還在不斷地變化與更新。
不僅如此,還需要考慮牲畜的群體行為。馬、牛、羊,這些群居動物,
如何藉助頭羊、頭牛的領導力,以及動物群落中的微妙關係來有效地管理它們。
在養殖過程中,牲畜之間的配合也是至關重要的。
以養羊為例,既要養綿羊,也要養山羊。
綿羊吃草時往往固定在一個地方啃食,容易對草場造成過度傷害。
但是在綿羊群中混入一些山羊,山羊的活躍性就能帶動綿羊緩緩移動,從而避免對草場的過度破壞。
再有,同樣是吃草,也有先後之分。
要先讓牛和馬吃,因為它們的吃草位置較高。
等牛馬吃過後,羊再吃底下的部分。
羊會直接啃食草根,如果羊先吃,那麼牛馬就無從覓食了。
這些僅僅是對遊牧民族生存智慧的一個粗略概括。
實際上,每個民族的文化和生存方式都是複雜而多元,絕非簡簡單單的一個想法就能概括得了。」
蘇辰小聲嘀咕道:「小說嘛,不用太講究邏輯,平時消遣放空身心而已...」
一旁眾人聽了,也紛紛點頭表示贊同。
老年方逸繼續緩緩闡述道:「至於為什麼中原在打敗草原之後,卻並未選擇統一草原。
實在是因為秦漢時期,沒有這個條件。
不論從文化,還是從經濟角度來看,都沒有意義。
「還是要從『何為漢人』這個話題說起了。
漢人這個概念,實際上是在漢朝以後才逐漸形成。
而漢人的定義,並非僅僅基於血統。
華夏歷史上,各種民族遷徙、同化、融合的過程層出不窮。
中原人的血統中大多都摻雜着其他民族的成分,因此從血統上來說,很難界定誰是純粹的漢人。
漢人的定義,其實是基於儒家文化。
只要接受儒家文化,並按照儒家文化的指導去生活,就被視作漢人。
「儒家文化在文明史上非常特殊。
它是華夏最樸實的價值觀,也是將華夏民族緊緊連接在一起的紐帶。
與其他文明的宗教不同,儒家文化的載體並非個人認同。
相比於基督教、伊斯蘭教等一神教來說,信徒只要信了耶穌或安拉,無論身處何地,都可以按照一個虔誠的信徒的方式來生活。
即使流落到荒漠,孤身一人,也不影響他的信仰。
甚至會因此更加虔誠,否則他的精神就會崩潰。
「然而,儒家文化卻要求個體必須生活在一種特定的人際關係結構當中。
比如『三從四德』、『三綱五常』等規矩,都是對某種人際關係的具體規定。
脫離了人際關係,這些規矩就無法展開。
一個人如果獨自隱居,還讓他遵守三從四德,那顯然是做不到的。
「儒家文化所要求的這種特定的人際關係,有着非常強的地理依賴性。
需要有比較穩定的家庭組織作為基礎,也就是定居。
而定居的前提是農耕。
但農耕又有一個最硬性的約束條件,是年降水量。
在中原,如果一個地方的年降水量少於400毫米,農耕就難以維持生計。
而400毫米等降雨線幾乎與長城的走向不謀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