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挪威科技蓬勃發展的浪潮中,量子科技的光芒尚未黯淡,新的創新火花又在建築材料與環境科學的交叉領域悄然迸發。奧斯陸的實驗室里,一群挪威科學家正圍繞着一個看似不起眼卻蘊含巨大潛力的裝置忙碌着,這便是全球第一台梯形脈衝電滲透裝置。
領銜這個項目的是資深材料科學家卡爾·奧爾森博士,他在建築材料耐久性研究領域已深耕數十載,一直致力於尋找提升混凝土性能的革命性方法。在國際建築材料研討會上,他偶然接觸到電滲透原理在混凝土防潮方面的初步設想,這如同一顆種子,在他的心中生根發芽,經過多年的籌備與鑽研,如今終於有望結出碩果。
「諸位,我們都清楚混凝土在建築領域的基石地位,但它的耐久性問題始終是困擾我們的難題。傳統的防潮方法雖有一定成效,但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卡爾博士推了推眼鏡,目光堅定地掃視着團隊成員,「而我們的梯形脈衝電滲透裝置,將徹底改變這一現狀。」
助手埃娃·尼爾森好奇地問道:「博士,這裝置的原理究竟是怎樣的呢?為什麼它能有如此神奇的效果?」
卡爾博士微笑着走到裝置前,指着那複雜的線路和電極結構解釋道:「這得從混凝土的微觀結構說起。混凝土內部存在着許多微小的孔隙,水分容易通過這些孔隙滲透進去,導致鋼筋生鏽、混凝土膨脹開裂,進而降低其強度和耐久性。我們的裝置通過發射梯形脈衝電流,在混凝土內部形成一個電場,驅動孔隙中的水分向外遷移,從而有效地控制混凝土的含水率。」
團隊中的年輕物理學家托馬斯·安德森接着說:「而且,這種梯形脈衝的設計十分巧妙。與傳統的直流或交流電場相比,它能夠更精準地調控電場強度和方向的變化,避免了因電場單一或不穩定而引起的副作用,如電解腐蝕等問題。」
在實驗室的一角,擺放着幾塊用於實驗的混凝土試塊,它們被放置在不同的環境模擬艙中,有的處於高濕度環境,有的則模擬地下水位較高的條件。技術人員正在小心翼翼地將電極連接到試塊上,準備進行新一輪的測試。
「這次我們要重點觀察裝置在長期高濕度環境下對混凝土強度的影響。」 卡爾博士叮囑道,「大家務必仔細記錄每一個數據變化。」
隨着裝置啟動,電流緩緩流入混凝土試塊,肉眼雖無法察覺其中的變化,但連接在試塊上的傳感器卻在緊張地工作着,將含水率、溫度、內部應力等數據實時傳輸到旁邊的電腦上。
「博士,數據顯示含水率在逐漸下降,而且下降速度比我們預期的還要快!」 負責數據監測的技術員麗貝卡興奮地喊道。
卡爾博士快步走到電腦前,仔細查看數據,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很好,繼續觀察。我們要確保這種下降趨勢是穩定且可持續的。」
經過持續測試,結果令人振奮。經過梯形脈衝電滲透裝置處理的混凝土試塊,在高濕度環境下的含水率始終保持在較低水平,強度不僅沒有下降,反而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與未處理的試塊相比,其抗壓強度提高了近 30%,這一成果在建築材料領域無疑是具有突破性的。
然而,當團隊準備將這項技術推向市場應用時,新的問題接踵而至。首先是裝置的成本問題,目前的原型機由於採用了一些高精度的電子元件和特殊材料,造價高昂,這使得大多數建築商望而卻步。
「我們必須想辦法降低成本,否則這項技術很難得到廣泛應用。」 卡爾博士在團隊會議上皺着眉頭說道。
工程師弗雷德里克提出了自己的建議:「博士,我們可以嘗試尋找一些替代材料,或者優化裝置的設計結構,減少不必要的複雜部件。比如,在電極材料方面,我聽說有一種新型的複合材料,其導電性與目前使用的材料相當,但成本卻低很多。」
卡爾博士點了點頭:「這是個不錯的方向,弗雷德里克。你負責組建一個小組,專門研究材料替代方案。同時,我們也需要與供應商進行深入談判,爭取降低現有材料的採購成本。」
除了成本,裝
第330章 梯形脈衝電滲透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