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超拿着兩份文件思考了許久,整個辦公室都沉悶的有點讓人窒息。
期間有幾個人過來敲門,都被王德超趕走了。
好像楊慶的事情,才是更重要的事情一樣。
一直到要吃午飯的時候,王德超才從兩份文件里抬起頭來。
他的眼神有點疲憊,楊慶也緊張了一上午,身體有點累。
他盯着楊慶看了半天,像是看不清楊慶一樣,站起身來在辦公室,來回走動着盯着楊慶看。
他的這種行為,給了楊慶很大的壓力。
最後他突然問出了一個讓楊慶詫異的問題。
「楊慶,你現在自學到什麼程度了?」
楊慶想了想,搖搖頭。
「不知道,去圖書館看了很多書,又用查找資料的藉口,去各個大學,看了很多。」
「怎麼了,市長,這有什麼問題嗎?」
王德超心裏突然明白了一些,這些讀書人,果然是知道的越多越麻煩。
楊慶給他的看似是兩個文件,其實是在干涉未來的企業方向。
他這是在給計劃統籌的添堵。
但是他的意見又不得不重視。
全國模式下,確實是上面指向那裏,那裏發展的就好,因為資源都給了這些企業。
那些沒有得到國家重視的企業則出現一種半死不活的狀態,因循守舊,裹步不前。
這些年,國外在快速發展,就連港島的製造業都在突飛猛進,但是國內的企業,已經過了高速發展期,開始到了發展遲緩的地步。
(深層次原因是生產資料不足造成的,表面原因則是企業發展不足造成的。)
今年開始很多城市已經出現的就業不足的問題。
京城如果不是紅星街道的街道辦企業,發展快速,解決了大量的工作機會,不然京城可能也會有很大的就業壓力。
這還是精簡過後的京城。
(舉例說明,六十年到八十年代,我們的鋼鐵產量一直在2000萬噸左右徘徊,二十年的增量可以說非常少,同期小日子年產量能夠達到8000萬噸左右,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後來大量引進小日子的設備和技術的原因。)
他作為市長,不得不考慮這些問題。
不然幾年後,情況會更加嚴重,大量的年輕人沒有工作,在城裏會造成多大的混亂?
這些都是需要他們早就解決的問題。
而目前來說,楊慶是唯一提出解決辦法的人,即使這個辦法,有點,膽大妄為。
再次盯着楊慶一會兒後,王德超道。
「你先回去吧,我們研究一下,過幾天再說。」
楊慶被趕走了,而王德超則連中午飯都沒吃,去中樞了。
這個事情,最好還是中樞拿主意,這樣可以避免風險。
要論甩鍋,還得是王德超。
楊慶一路走出大門,心裏鬆了一口氣。
不說其他,標準化和規範化的意見,應該是沒什麼問題的,因為我們也有向這方面發展的傾向,只是現在推崇個人技術,各大企業也各自為政,敝帚自珍,推行困難而已。
規範化,在後面也有一定程度的推進,但是在這人治的社會裏,很多好策略都流於表面,沒有深入成規範。
隨着時間的推移,楊慶的這兩份文件重量也會越大。
因為城市的壓力會越來越大。
一直到大規模的上山下鄉開始後,這場尖銳的矛盾才會得到解決。
(上山下鄉,是開國之後就有的,以前都是鼓勵,屬於自願行為。)
(一直到城市人口大量增加,但是工作機會沒有增加,大量城市人
第270章 梁拉娣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