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關幽寂,杳杳冥冥。
無盡迷霧中,一道神念降臨。
充滿歲月沉澱後的滄桑氣。
正是玄明。
行走其中,他被一道光吸引。
循着光照的方向,前行。
很快三卷道經映入眼帘,周遭三尺演化出乾坤開闢、清濁兩分、萬神同輝等道象,恢弘壯麗,大氣磅礴。
三卷道經上道字,古樸遒勁,熠熠生輝,仿佛先天而生,承載大道,流轉道則。
玄明從未學過其上文字,可在入眼剎那,就知曉其名,清楚其意。
《黃庭經》。
乃前世道家經典之一。
被譽為壽世長生之妙典。
白頭始悟頤生妙,盡在黃庭三卷經。
此書正是玄明穿越後的金手指。
一甲子前,他胎穿至求真觀,成為上代掌教幼子。
因靈魂融合《黃庭經》所需,他前半生痴傻,僅有八歲智商,以保赤子心性,直到五十五歲。
天數和二十五,地數和三十。
五十五,正合天地之數。
那一年,他徹底融合《黃庭經》。
那一年,他打破樊籠,得見真我。
那一年,他爹意外羽化了。
本以為融合金手指後,會時來運轉,一飛沖天,想不到使用金手指需要條件。
法不輕傳,道不輕授。
想要翻閱《黃庭經》,需積攢道氣,蘊養道意,明悟道理。
玄明想到的最有效之法,是翻閱道藏,參悟經卷。
汲取前人智慧,借鑑先賢靈光。
畢竟,文以載道,知識是世上最寶貴的財富。
而在他觸及道經時,《黃庭外景玉經》終於有了反應,反饋出一條信息:
悟經三百卷,慧眼見道真。
從那以後,玄明翻經不綴,專攻三百道經,翻來覆去地看,孜孜不倦地瞧,不厭其煩地寫。
每一本道經,他都用心品讀了千遍,逐字逐句地理解、品味、斟酌、體悟。
五年風雨無阻,五載寒來暑往。
他不敢懈怠,一心向道。
終在今日一朝入道,《黃庭外景玉經》降下一縷玄妙氣機,助他打破自身桎梏,重獲新生,得見新天地,看到大風光。
———
三百卷。
可翻閱《黃庭外景玉經》一次。
這是玄明得到的造化。
只是他沒立即行動。
早成者未必有成,晚達者未必不達。
他早不是衝動莽撞的毛頭小子,明白有些事不能操之過急。
心神退出玄關,玄明瞧着旁邊四季常青的蒼勁老松,微微一笑。
以前,他見樹是樹,浮於表象。
如今,境界不同,眼界不同,他看樹亦不同,是樹非樹。
是松樹,也是道理。
是蓬勃生命力。
是堅韌不拔的毅力。
是無懼風霜嚴寒的傲骨。
是紮根深山的淡泊自在。
看院中其他事物亦是如此。
可以跳出表象,窺見內在規律、靈機流轉,甚至是某些更精微之氣。
這一刻,玄明明悟。
自己道心入微,可以小見大。
換句話說,他由「見山是山,見水是水」之境,邁入「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之境,雖是剛入這道門檻兒,但終究不同。
想通之後,玄明捋須微笑。
當晚,明月皎潔。
為浮雲山渡上一層銀輝。
他焚香沐浴,換上新道袍,誦念一遍《清心經》後,心神入玄關。
轟隆!
神念剛接觸,《黃庭外景玉經》便爆發璀璨光芒,將玄明神念拉入書中。
天旋地轉後,玄明進入一片鴻蒙世界,不見日月,無有四方,上下空無。
唯有大道文字,猛然湧入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