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鵬本想今天檢查一遍考場,見石書記都跑完了,並且挺滿意的,便去找艾局長看食宿這一攤了。因為學校還都沒放假,他便讓教育局司機拉他去了校辦公司。
教育的產業不僅都是中小學校,還有一些民用地產,校辦公司就在一個日偽時期修的大廟院內,叫做神社。因為掃盲時,這裏辦過夜校,便被教育局接管了,幸虧有人管理,才使其未被毀掉。
大廟就在鐵北,在農科院的西邊,因為偽滿時日本人都住在鐵北。大廟長有30米,寬有15米,加上房脊,有兩層樓高。院子也有1000平米左右,門向東開,院裏都是水泥地面,西邊建了一排木匠作坊,南邊和東邊都建了倉庫。那輛大客車在院裏停着呢,還有一輛舊的英國產吉普車,一輛嘎斯車。
那木匠作坊里不僅有火鋸,還有電刨子,掏眼機床等,就是一個木器廠。更讓雲鵬想不到的是,廟的大堂竟是一個印刷廠,有兩部印刷機,一部在印報紙,一部在印作業本。原來,懷仁報就是在這裏印刷的。
艾局長在校對室里有一張辦公桌,見雲鵬來了,匯報說:「食宿的事都安排妥當了,學校15號放假,16號開始接待考生。我們教育局定了,早放暑假,早開學,不影響教學計劃,多辦幾天食宿,也能多掙幾天錢,機會難得啊,雖然考生會陸續到來,但是蟣子也是肉啊!多掙一個是一個。」
「你這個公司一年能創多少收?」雲鵬問。
「30萬左右吧!教育局的一切開銷都指着這裏了。僅那三輛車一年就得3萬元,那輛大客是純為縣委養的,那輛英吉普是農科院淘汰的,嘎斯車是播種機廠淘汰的,咱們這有汽修工匠,我們也需要這些車,因為買新車沒有批件。」
「咱們信州城造紙廠生產的是稻草包裝紙,要製成紙袋裝磷肥、水泥、白灰才好銷售。那紙袋得粘疊,還得印字,一年得出1000萬個紙袋,還餘250噸紙,是250萬張,可以做出50萬張紙殼子,又能建一個紙箱廠,就算每個紙袋子和紙箱子手工2分8厘錢,能掙30萬,你想不想干?」
「想啊!我想在城裏的15所學校各上一個小工廠,現在才有3個,就是木器廠、印刷廠、汽車修理廠。我要把校辦公司辦成實踐基地,成熟一個項目,給學校輸送一個。前一段有人來找我要建一個人造肉加工廠,是用黃豆擠壓而成,我正準備把木器廠搬到八中去,把汽修廠挪到九中去,在這建人造肉廠。要是上那個紙袋紙箱廠,我可以把印刷廠挪到一中去,這就有6個廠了,5年就能實現城區學校都有校辦工廠了。」
「為什麼非得在這試驗後再辦廠呢?學校直接辦不行嗎?」
「那些校長都怕賠錢,也沒本錢,我這的本錢也是靠他們的學雜費周轉的。不是硬要,是給他們桌椅、作業本,幫他們維修校舍掙的。我掙錢,他們省錢,就成全了這個公司。」
雲鵬發現他挺有想法的,便問他說:「你這個招還真行,那農村學校咋辦呢?那可是大頭啊!都是泥草房,民辦教師又多,你有啥招讓他們也能創收呢?」
艾青山說:「農村學校都有校田地,比城裏收入穩定,但是收入都少,靠勤工儉學改變校舍面貌得猴年馬月。有一招不知能不能推行得了?」
「您說說看!」
「縣裏拿出一筆獎勵基金,改建一棟磚瓦房就給他們三分之的獎勵,公社和大隊拿出三分之一的錢,生產隊社員捐獻三分之一的錢,三股勁擰成一股繩。誰幹得好就給誰撥民辦教師轉正名額,教育局就給他們撥桌椅,縣裏就提拔那裏的大隊書記和教育助理,就表彰那裏的公社領導。」
雲鵬聯想到了集體戶建設,因為國家給建房費,公社都在爭搶,寧可多給配套設施,給地、給牲畜,是因為這項工作既評先創優,又能改變農村面貌,還能增加勞動力和帶動農村文化。現在,不建集體戶了,今年又沒知青下鄉,若能把集體戶建設的熱潮移植到校舍建設上,會掀起一個全黨全民重視教育的高潮嗎?
他算了一筆賬:一個公社一年建一個學校,全縣就會建29個;一個大隊
第545章 三股勁擰一股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