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鵬吃完晚飯,迫不及待地拿着資料,上了大隊圖書室,鑽心看了起來。
在這個圖書室里,有他從小到大從未間斷地購買的《十萬個為什麼》。那時,《十萬個為什麼》是按叢書發行的,分為歷史、地理、數學、物理、化學、文學、氣象、行政、科普等諸多門類,每個門類湊足了200個為什麼就會發行一個單行本,1毛2一本。
他每個禮拜天都逛一次新華書典,見到新發行的便買下來,日積月累已經積攢了50多冊。大隊建圖書室時,他全拿出來了,縣裏給的圖書來了後,他把這50多本小冊子都鎖進了書櫃。
受積攢《十萬個為什麼》的影響,雲鵬閱讀形成了一個習慣,就是帶着問號讀書,用當時的一句時尚用語就是「急用先學,立竿見影」。他的思唯方式也特別,對專業的東西讀過就算了,能記住基本概念就不去深究了,因為他酷守一個原則——專業的事找專人做。
拿到馮泉生的筆記後,他給自己提出的第一個問號是:酒是咋出來的?
馮泉生的筆記上,有對酒型的劃分,他找到了高粱燒屬於清香型就淺嘗輒止了;在高粱如何能出酒中,他找到了糖化發酵劑,也就是酒麴子也不作深究了;在制酒過程中,他有了自己的體會,燒酒就是蒸餾水,他父母姐姐都和醫務有關,蒸餾水對他一點也不陌生,便也跳了過去。
他為自已提出的第二個問號是:為什麼做酒要化驗?因為在他的認知中,化驗通常是對細菌而言,酒是殺菌的,為什麼要化驗才能得到許可證呢?
在馮泉生的筆記中他沒找到直接的答案,但是間接的答案讓他茅塞頓開。高糧要在蒸熟後加入酒麴,發酵15天後才上蒸籠去蒸餾,什麼飯在15天中都會變霉的,蒸溜的不是純水,而是發霉物,不化驗怎麼知道他發霉的程度是否符合酒的標準呢?在這他劃了個問號,註明要帶柳維嘉去縣酒廠的化驗室去一探究竟。
他為自己提出的第三個問號是:許可證是誰發的?
馮泉生的筆記中仍沒說清楚,他開始翻《十萬個為什麼》了,從行政類中找到了「為什麼實行行政審批制度」,答案是「為了規範一些從事社會活動的人和團體依法行事的一種強制措施。」使他對許可證的認識上升到了法律的高度。他劃了一個驚嘆號,註明此事要去縣裏諮詢,秦書記對秦玉印象很好,應該由她去問。
他為自己提出的第四個問題是:如何籌措到一萬元錢?
他想到了大隊的機耕款,黃祥要返還生產隊,如果能借來一用,周轉一年,掙上1萬1,不會影響小隊年終分配。但是,他如果把這個作坊吞為大隊所有怎麼辦?
他又想到了祝聯營的做大車款,那筆款項在開春就得支出,沒
有周轉機會。
他最後想到了包日楞,如果這邊還有人來買蒙古馬的話,用拖拉機拉來5匹就夠了,先欠着他。
他覺得這條路可行,因為他們那邊的馬是從散馬群中套出來的,沒有本錢,只是鞍韉需要一些支出。如果每一集都有人要他們的馬,可以一個月給他結一次。贏利後給他一些利息,不算占他便宜。
雲鵬興奮了,他斷定下一集肯定有人來買蒙古馬,因為那20匹活海報肯定會產生效果的。
他又把馮泉生的圖紙展開了,這是一張加文字說明的平面圖:
圖中設計了7間房的長度,讓雲鵬馬上想到了戶里的柴禾垛,在那再建7間房會和集體戶的房子拉齊,後園子有30米,佔去6米,再加上柴禾垛後移,仍然有20米的距離,既不影響建大棚,也不影響其他種植,韭菜太多了,削去2/3都夠吃。
那7間房中間三間設計為燒鍋間,東邊的兩間,一間是化驗室,一間是發酵池,西邊的兩間,一間是糧庫,一間是酒庫。
那燒鍋間有50多平方米,中間是鍋台、蒸籠、酒帽子,兩邊是上料和出槽台。那鍋台是3米見方的,前面還有個3米的空場,標註為燒火作業面,東邊的空場標註為晾料場,西邊的空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