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軍事只為政治服務
明軍各總兵保存實力,不願讓精銳家丁帶頭血戰,對此無論是洪承疇,還是高起潛都是毫無辦法。
因為這些家丁,都是這些總兵的私兵,就是皇帝來了,也不能強令家丁們出戰。
而家丁不帶頭進攻,讓普通士卒繼續進攻,只會白白損耗兵力,拉低士氣,一時間哪怕老謀深算的洪承疇面對這種局面,也變的束手無策起來。
就這般雙方再次僵持了下來,一直拖到三月中,直至傳來了孫傳庭和曹變蛟偷襲河套失敗的消息,才再次打破了僵局。
原本洪承疇還期盼着孫傳庭能夠打敗朔州的華軍,然後帶着王朴等諸將趕過來和他夾擊永加堡的華軍主力,誰曾想,孫傳庭竟如此不務正業,選擇了兵行險招,長途奔襲河套。
雖然洪承疇不得不承認這確實是一招能四兩撥千斤,改變戰局的奇招,就如華軍翻越太行山偷襲京師一樣,但這種險招,他是無論如何也不會用的。
如今孫傳庭偷襲失敗,陷在了河套生死不知,曹變蛟則只帶了千餘殘兵敗將逃回朔州,這讓洪承疇是徹底絕望了,對大同和宣府的戰局也不再抱任何希望。
反觀娜木鐘則是將馳援草原的一萬鐵騎和朔州的一萬鐵騎也抽掉了過來,準備和明軍決戰。
當然,娜木鐘可沒有這種魄力,在佔盡優勢,甚至可以說是立於不敗之地的情況下,選擇和明軍決戰。
而是林銳分析了最新的戰況後,果斷做出的決定,雖然林銳身在北京,但幾乎每日都有信使來往於紫荊關和京師,讓林銳對宣府和大同的戰局了入指掌。
雖然只要繼續耗下去,華軍將不戰而勝,但明軍的主力很有可能會藉助有利的地形,撤回京師,所以林銳才想要讓華軍在野戰中堂堂正正的擊敗明軍,以便震懾天下,讓各路群雄臣服。
畢竟自古以來,一支軍隊想要取得政權,想要讓萬民歸心,四海臣服,就必須要打一場規模龐大的硬仗,在正面堂堂正正的擊敗一支強軍。
所以這次的決戰,並非是出於軍事目的,而是出於政治上的考慮,因為就純粹的軍事而言,此時決戰是極為不明智的,是不符合戰爭法則的。
但軍事永遠只能為政治服務。
此刻娜木鐘也是非常的緊張和激動,畢竟雙方的兵力加起來都超過了四十萬,她還從未統帥過這麼多的兵馬和對方野外決戰,所以心裏實在沒底。
眾將一見娜木鐘的樣子,心裏同樣都有些發虛。
雖然如今明軍士氣已經低迷,總兵力也只剩下了十一二萬,但依然有一戰之力,儘管他們的兵力已經是明軍的兩倍,可誰也不能說就一定穩贏。
畢竟野戰不比防守戰和攻城戰,到時戰場瞬息萬變,一個不慎就是全軍潰敗的下場,兵馬越多,敗的就越慘。
所以眾人心中其實都不贊成此時決戰的,奈何大帥的命令已下,眾人也不得不下去準備,進行戰前動員。
而娜木鐘也以華國的名義,正式向明軍下達了戰書,三日後,兩軍決戰於野外。
收到華軍的戰書後,正打算撤退的洪承疇和一眾總兵們都直接懵了。
原本洪承疇是打算三日後裝作倉皇撤退,然後引誘華軍追擊,看能不能在柴溝堡的山谷中伏擊一下華軍,但他也知道成功性估計不大。
畢竟對方主將只要不是傻子,就不可能一股腦的將大軍全部開進山谷,盲目追擊,最多派出一兩萬騎兵。
所以他打算到時候留下兩位總兵在谷中殿後阻擊,主力大軍則是趁機直接撤往居庸關,畢竟只要守住居庸關,大明的局勢便不會直接崩潰,還有轉還的餘地,還有調兵遣將的時間。
因為他們退往居庸關後,華軍的主力肯定不敢立即繞道紫荊關來攻打京師,必定會先將大同宣府全部攻佔下來,徹底解決了後顧之憂後再進軍。
所以大明起碼有大半年的時
第242章 軍事只為政治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