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眾們對這部戲的期待很高,自然劇組的成員期待更高。
這部戲可以說是編劇劉和平的心血之作,歷史三年才打磨完成,參考的書籍不計其數。
導演這邊呢,張力為了《大明》這部戲,不要淪為粗製濫造,力求在服化道上面精益求精。
各種明代裝束都重新定製,各種當時的禮儀都找專家進組備詢。
整部戲裏或許還會有錯漏,但相比陰陽頭的大清戲,明朝官員穿宋朝官員服飾的港台劇。
可以說《大明》已經做到精益求精了。
演員們呢?
那更不用說了,大家都是抱着,拍出藝術價值高的電視劇的心情進組,成日裏就是研究劇本,什麼外事活動都沒有。
如今作品即將面世,他們也想看看自己辛勤勞動的結果,能不能得到正向的反饋。
第二天晚8:30,《大明王朝1566》正式登陸芒果衛視黃金檔。
第一天,無數觀眾準點打開電視機,準備先睹為快。
紫禁城午門
隨着黑底上出現五個白字,《大明王朝1566》正式拉開帷幕。
巍峨的宮殿前,廣場上站着兩派手持庭杖的紅帽東廠太監。
一個官員打扮的人,披頭散髮,歪着頭看向陰沉的天空。
看到這一幕的觀眾們十分精細。
「乖乖,這部戲的服飾看起來很真實啊!」
「是啊,髮型、鬍鬚什麼的確實有點古代人的意思了!」
「細節做得挺好,你看那個官員腳上的靴子,薄底官靴好像是!」
……
一開場,服化道就讓所有人都體會到了劇組的用心。
故事正是從這個披頭散髮的官員開始的。
此人名叫周雲逸,是大明朝欽天監監正。
其人因為諫言「朝廷開支無度,官府貪墨橫行,民不聊生,天怒人怨」,而遭廷杖,被東廠提刑太監馮保打死在午門之外。
沒多久,沈浪飾演的嘉靖出場了。
他的出面其實是為了平息朝廷裕王黨和嚴黨之間的矛盾。
由於宮中開支過度和嚴嵩黨羽諸多官員的貪墨,造成了巨大的國庫虧空。
徐階和張居正等裕王黨,利用這次事件,針對嚴嵩之子嚴世蕃,發起了猛烈的抨擊。
當沈浪出場時,頓時引來觀眾們的驚呼一片。
原來,他們還從沒看過沈浪的這種扮相。
神色威嚴、舉手投足間穿着道袍,披散頭髮的的嘉靖給大家的視覺衝擊太大了。
說實話,很多人在腦海中對皇帝的死板印象就是天天帶着冠冕,身着黃燦燦的龍袍,見到誰都吹鬍子瞪眼睛的。
而沈浪的扮相徹底顛覆了大家對皇帝的印象。
「這哪裏是皇帝,這明明就是方外之人嘛!」
「前面介紹,說嘉靖皇帝修道,那他見大臣的時候也穿這麼隨意的嗎?不懂,家裏誰懂?誰來給解釋一下!」
「這司禮監是幹嘛的?為什麼司禮監的幾個太監還能穿得跟內閣的大臣一樣?都是大紅袍呢?」
兩集看完,大家除了對戚繼光、張居正之類的名字聽過一些,但更多的是滿臉懵逼。
比如「改稻為桑」,這到底是什麼意思?
別的電視劇里,歷史人物都是些耳熟能詳的,比如就拿明朝來說吧,拍攝明朝題材的電視劇里,最多的就是朱元璋那個時代。
大家聽到徐達、常遇春、劉伯溫,那誰都能說上兩句。
可現在呢?
什麼高拱,什麼楊金水,什麼鄭夶昌、何茂才,這都是什麼人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