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道都亂成了這樣,沿川峽口的鋪子只能暫時關停。給僱傭的臨時工結了工錢後,宋應奎帶着三叔、丁煥義等人將水鋸子等設備拆進行拆卸,重要的零件找地方埋了以後,用板車將鐵料、木炭等值錢物資拉到了家裏。
「二舅,你趕緊回去把我外爺他們接到我們莊上來避難吧。」大難臨頭,自己的外家怎麼着也得想辦法庇護一二。將外公他們接過來,還能增加禦敵的人手,算是兩全其美。
姜小虎那邊已經回小官莊了,他們家是大戶人家,有自己躲災的安排不用宋應奎來操心。
安排二舅去接外公他們後,宋應奎便指揮着全家挖窯和打造防敵的器械。
「大爺爺、窯口要挖小一點,這樣守起來容易,我這邊用大原木做一個厚木門,一旦反民門過來,咱就用厚木門把窯口堵上。另外哪,我得做個長梯子,咱兩層子窯要一起挖這樣速度快一點。」大爺爺這邊的任務是帶着三個房頭能用的人全部出動挖窯,宋應奎則帶着自家三叔和二弟趕着做些防禦兵器。
萬幸鋪子裏還有些鐵料,能做些兵器出來。這麼緊急的情況下,宋應奎只能做最簡單的東西。他的想法是做十來個長矛,打四五把大刀片子。要是時間容許,再做兩三張弓弩。
傳統的弓弩需要彈性很好的牛筋和牛角,現在上那兒找這種材料去?唯一能做的想的辦法是,做出彈簧鋼條,用這玩意做弓身。
怎麼做出彈簧鋼宋應奎自去年做燧發槍的時候就一直在倒騰,倒是琢磨出了一點在現有技術和材料條件下的心得。不過鋪子的設備現在沒法用,家裏臨時搭建的工作枱條件更是簡陋,在如此倉促的情況下能不能做出合用的彈簧鋼來還很難說。
「奎娃、陽屲里和陰屲里的說要幫着我們挖窯,幾家人一塊合着躲賊,你看這事能答應不?」當宋應奎忙着打兵器的時候,大爺爺跑過來說了個事,同莊的本家想和自家一起合夥防敵。
「這有啥不能的,多個人手多份力。不過、到了咱窯里躲難的話,要聽我的安排,不然亂鬨鬨的,容易被人鑽了空子。」只靠着自家這十來個男丁,要想防住作亂的蕃民有些不把穩,人多力量大,宋應奎沒道理拒絕。人多了,挖窯的速度也快,希望能在蕃民到來之前把窯挖好。
有了同姓本家的加入,挖窯的的男丁就有近三十號人了,速度一下子快了不少,也就四五天的時間,兩層窯的雛形就被挖了出來。勉強的能讓人進窯躲賊了,接下來就是把窯往大擴,好讓人在裏邊生活的時候舒服一點,誰知道這回躲寬要躲到什麼時候。
也就是挖窯的這幾天,傳言五營鎮這邊已經出現了蕃賊的游兵。作亂的蕃民都有馬,他們遊動起來範圍是相當大的。
「聽說、黃石坪前邊的馬家窪昨天讓十幾個蕃子進了莊,莊上被屠了,跑出來的人連一半都沒。」晚上家裏來了客,是楊家堡下莊王家的。他帶來了一個慘烈的消息,同時說明了自己的來意,王家人也想來宋家新挖的窯里避難。
都是一個莊上的人,宋應奎沒楊家人那麼絕情,只得開口應下此事。當然、王家人也不能白到窯里躲災,他們要出人力幫着一起挖窯,目前挖出來的窯根本不夠這麼多人避難。
應下了王家避難的事後,莊上其他人家也趕緊找上了門,就連丁得榮家也沒例外。
楊家堡莊現在分裂成了兩個部分,一個部分是躲在楊家堡的楊家人,剩下的其他姓全聚到了宋家的崖下抱團取暖。
男女老少加起來三百多號人哪,目前挖出來的窯根本不夠這麼些人擠。
「我給大家做個分工,抽十個壯勞力幫着我做武器,另外抽五十個人跟着我大爺爺分兩層挖窯,以及把挖出來的土推到溝里去。玩社火的時候耍獅子的幾個人出來,你們腿腳勤,分成兩撥子騎着騾子到山頭上望風,一旦看着賊了,就趕緊喊着往這邊報信。剩下的女人和娃娃們分成兩伙子,一夥子到溝里撿石頭,一夥子到溝里抬水把窯里放的缸水都加滿。」這麼多人的有序分工,幹活才會有效率。宋應奎把眾人聚在一起,簡單的給他們做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