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李將軍不是開玩笑吧,半個月?」「半個月就可打敗燕國,這……也太誇張了吧?」「李將軍一向善戰,他敢誇海口自有他的道理。」
「好,我們就等李將軍得勝回朝吧,記住,半月為期!這可是軍令狀。」郭開一陣陰笑。「李牧言出必行,如戰敗歸來,必領軍罰。」李牧肯定地道。
「李將軍,半月是否太緊急了,我們趙軍是否能迅速敗燕?」別說他人,連一向緊隨李牧南征北戰的將士也心中疑慮。
「放心,你們跟從我李牧以來,打過敗仗嗎?」李牧道,「這……這倒沒有。」「這就對了,此戰也一樣。出戰必勝!不過,要講究策略,我們不能逐一攻城,公開攻燕,而是……」「而是怎樣?」
「而是避實就虛,出奇制勝,白天不戰,晚上夜行軍,直取燕都,擒賊擒王。」李牧揚鞭喝道,「太妙了,將軍言之有理。」「|這樣我們就不用擔心了,夜襲可是我們的專長。」「是啊,他們必料不到我們迂迴來戰。」
「兵貴神速,揚長避短,這可是將軍常教導我們的呀。」「對,我們對這一戰有信心了,憑我們李家軍之迅捷及戰鬥力打到燕都必不難辦。」「攻燕!出戰!」「包圍燕都。」……李牧手下一陣歡呼,群情振奮,恨不得即刻起程。
「你要我為你做一把伸縮自如可飛檐走壁的飛爪?」尉蘭望住李克邦道,「不錯,用這些威亞連接,可以嗎?」「當然可以,做好後給你。」「好的,謝了!」李克邦笑笑。
五日後,李牧遠程奔襲到燕都城下,燕軍大驚,一邊防守,一邊急奏宮內燕王。
經六日夜的惡戰,於傍晚時兩軍皆疲,但就在燕軍想歇口氣時,趙軍卻發起最後一波猛烈進攻,燕軍急地反擊,再一輪交戰下,屍首滿地,直鋪到城門一里外,趙軍悍勇,已踩屍首冒箭頭攻打上城頭,燕軍不支潰敗,只好繳械投降。
於是偷雞不着反賒米的燕王只好飲恥與趙軍簽下城下之盟,向趙國賠償戰爭損失,以求李牧撤軍。
得此戰果,趙國上下喜慶不已,趙王更是急急令李牧答應燕王條件,撤軍回國,然而,誰也沒想到,就在李牧得勝後欲班師回朝的時候,一旁窺伺黃鵲在後的秦軍也開始了對趙國邊境的移動和進犯……
魏國大梁信陵君府,匯集當年叱咤風雲的魏公子信陵、趙平原二君及當下對六國形勢有潛在影響的新勢力代表。
「多謝君爺厚待,我等後輩感動之餘也為君爺當年義舉崇敬不已,心嚮往之。」宴會中首先致謝發言的是韓國候韓昌。
「不錯,魏君爺竅符救趙之事猶在眼前,不過如今趙國卻又有難了,還望君爺施以援手,登高一呼,共同抗秦。」趙國公子趙嘉起立遙敬。
「哪裏,哪裏!貴國平原君在此,我信陵君又豈敢爭勝,更何況,如今已老骨頭一把,已無當年之勇,怕不管用羅!」信陵君哈哈一笑,面朝平原君。
「是呀,我們都已老了,六國也都衰退,合心之力更差,秦國卻是如狼似虎,日甚一日地坐大,要是再這樣下去,六國必亡,諸候皆敗呀!」平原君並沒有立邀信陵君救國,但痛陳天下形勢之利害。
「不錯,像前陣子我燕與趙國之徵伐,魏與齊之爭,皆為義氣之斗或背兄弟之盟,離當年連橫之舉差矣,我輩如不再續前盟,表明志向,當成秦國腹中之肉,一一吞併。」
「在我逃離秦國前他們就已展開了大規模滅我六國的戰略爭議,其野心這些年來非但不減,反更囂張與熾熱,如今乘德高望重的兩君爺在此,我六國就快快如當年般重訂和盟,聯起抗秦吧。再猶豫下去,內戰不止,害人終害已,天下必歸於秦。」力主抗秦的少壯派領袖太子丹奮力陳詞,慷慨激烈。
「太子丹之言十分有理,之前我齊國進攻魏國之事,本人就力諫齊王收回成命,不想之後竟引發禍亂,楚國也參戰起來,致三國人民塗炭,這樣內耗之爭實乃無理,此消彼長,於抗秦大業更為不利,因此,我本人十分贊同太子丹之議,重訂盟約,六國一心,共同拒秦!」齊國田氏精英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