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兵王傳說
。隨後起義軍被朝廷收編,重要頭目封以官爵。此事件奠定了河州諸馬崛起的基礎。
在民國以前,河州諸馬軍事力量為「西軍」時期,仍延續馬占鰲降清時的格局,即以馬占鰲子系(子馬安良)為首,轄制馬海宴子系(子馬麒,馬麟)和馬千齡子系(子馬福祿,馬福祥)。馬占鰲降清時,馬千齡無軍職,後為朝廷鎮壓回民起義才自組民團成軍。諸馬先隸屬於董福祥的甘軍系統,後獨立一系,為清廷東征西討,特別是抗擊八國聯軍時,諸馬為當時清軍最英勇之部隊。
民國後,馬占鰲子系在政爭中淡出歷史,馬海宴子系和馬千齡子系分據青海(青馬)和寧夏(寧馬),先後投靠北洋政府和國民政府(馮玉祥、蔣介石),逐漸養大成為割據一方的封建軍閥。
而馬繼援的父親馬步方,就是青海馬家軍的領軍人物。
馬家軍做事情,向來以維護自己的地盤利益為重,重用回民,對漢人存有戒心。他們為了爭奪地盤,可以大打出手,但對付外來入侵,又空前團結。
&年冬,蔣介石任命孫殿英為青海西區屯墾督辦,令其率領所部四十一軍,率大軍進攻寧夏。孫殿英志在吞併西北。馬鴻逵、馬鴻賓、馬步芳、馬步青等恐被各個擊破,地盤難保,乃聯合拒孫,史稱「四馬拒孫」戰爭。同時,蔣介石也希望孫殿英軍閥與馬家軍相互攻伐,兩敗俱傷。四馬聯軍約5萬餘人,孫殿英兵力約7萬人。經過4個月激戰,以孫殿英慘遭毀滅性打擊而告終。
&年10月,紅四方面軍2.18萬人西渡黃河組成西路軍,經河西走廊向新疆方向前進,企圖打通與當時蘇聯的西北通道,紅軍與馬家軍在黃河沿岸,永昌、古浪、高台、倪家營子進行了激烈戰鬥,最終失敗幾乎全軍覆沒;西路軍的五軍、九軍和三十軍共兩萬一千八百人,只剩了七百餘人。
不過,馬家軍也有抗日的英雄歷史,這也是讓馬繼援引以為傲的。
一九三七年,馬步芳、馬步青派遣軍隊參加抗戰,徵調大通、互助、湟源3個縣的民團共8000餘人組成。其中有回、漢、撒拉、東鄉、保安、藏等各民族人民,以回族較多。
全師轄3個旅。馬步芳、馬步青先後派出了兩個師的兵力,分別是暫編騎兵第一師和暫編騎兵第二師。第一師師長是馬彪,第二師師師長是馬祿。
&年4月,騎兵師奉調黃泛區的扶溝、鄢陵、西華等縣,擔負這一線的河防任務,馬家軍在此重創日軍。1939年春,騎兵師又調駐周口至界首一帶的黃泛區,防禦淮陽一線日軍,淮陽之戰,馬彪師消滅日軍1000多人,俘虜20多人,而其部傷亡也達2000多人。馬家軍作戰英勇,並且以騎兵見長。
在激烈的戰鬥中,曾發生過馬家軍士兵不願做日軍俘虜,數百名騎兵投河自殺的壯舉。
可以說,馬家軍也為抗日戰爭出了力的,不過,青馬與寧馬之間,青馬之間,又存在着內鬥,青馬一直與寧馬爭奪甘肅的統治權,而青馬中的馬步芳,又奪取了馬步青的權力,最後一統了青海與河西走廊。
當下,馬繼援毫無隱瞞,將馬家軍的歷史說了出來,馬家軍的發跡史,其實就是一部西北戰爭史,這也無怪馬繼援那麼崇尚武力了。
李學坤深吸了一口氣,口中說道:「其實,戰爭,不過是政治的延續,打內戰,終究是不好的,我也不指望你不打內戰,但希望你在內戰時,多考慮一下老百姓就好了。寬鬆的環境為抗戰期間各種政治力量的活動提供了舞台。
他在整肅了各路軍事武裝後,又剿滅了各地土匪,使匪患漸平,民得安居。為雲南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提供了保障,也為全國樹立了樣板。因此,抗戰期間,大批進步教授、民主人士、社會團體和大中學校紛紛入滇。
經濟上,龍雲上台後,開始大力整頓財稅,鞏固金融,穩定貨幣,興辦實業。他重用陸崇仁等,改革財政稅務,取消苛捐雜稅,刪繁就簡,另立新稅。將財政、企業、金融合而為一。
他大力扶植雲南地方資本,支持興辦實業,擴大紡織出口,整頓發展個舊錫礦及其他鎢、銻、銅、錫、鹽、煤礦等,使雲南省財政收入大增,經濟發展呈現出比較繁榮的景象。
龍雲還十分重視農業和交通
三百三十章 龍雲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