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女起舞之時,白玉台中央的樓閣之下,羅列了兩排案幾,帝子伯鈞坐在首位,天庭銀河水師的校尉跟着坐在次席,還有許多容姿不凡的大人物依次而座,梵無劫他們先前所見的太平道教主張角赫然就在其中。
這些大人物把酒言歡,欣賞台上妙曼的歌舞,儼然一副歌舞昇平的景象。
帝子伯鈞飲過三回,方才命人撤下歌舞,道:「自顓頊帝變法,東王公開一時風氣以來,天庭罷舊規陋章,訪察四野賢德,使眾生同心,天人同德,上下同求,而海內同喜。東王公廢天庭誅妖之苛政,示眾生予平等!」
「昔年天帝逐妖皇而立天庭以來,雖有功德法得以治理天下,提拔四方順從之神,然野有遺賢,大能威德自加而不得用,洪荒常有怨憤之心,時進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而東王公獨度以為未也。上書天帝曰安且治者,非愚則諛,夫抱火厝之積薪之下而寢其上,火未及燃,因謂之安,方今之勢,何以異此!」
「時四方躁動,妖族不安,紫陽帝君進曰:天帝何貴人族而貶妖靈,羈萬族而奉一族?請平等於萬族眾生。天帝不許,貶東王公於東海,下野於紫府洲,四野遺賢不奉天庭者,自號野仙散流,與東王公浮於海上,聚於三島十洲之間。」
「故有妖族不臣,狼煙四起,四方雲動,天庭失禮於各教賢德,天軍討妖鎮魔,疲於奔命。」
「天帝聞東海有散仙,奉東王公而忘天庭,乃命神鰲托山,再貶東王公於扶桑,流放諸賢德於五座神山仙島,竟使龍伯國人釣鰲毀山,岱輿,員嶠乃沉歸墟!」
「而後天帝合道,顓頊治世變法,方才請東王公歸政,乃招撫四方!」
「東王公使眾生樂如今同,而加之諸賢德大能軌道,兵革不興,民知帝德,妖族賓服,四荒文質,凡俗素樸,而爭鬥衰息。大數既得,則天下順治,海內之氣,清和咸理,東王公與天庭曰明帝,為眾生曰明神,名譽之美,垂於無窮。」
「紫陽帝君招安妖王大聖,求賢德於四方,撫萬族以共舉,廢嚴刑峻法,立天庭天條以德政不以刑法,與眾生萬族和解,及四野妖蠻示之以寬,曲之以法,乃至天下大同,眾生同慶,天下咸服,妖蠻賓服!」
「且飲此杯,為東王公並紫陽帝君賀!」
在場列席的一眾大能便共同舉杯,乃至白玉台下,諸多妖族,散修都興高采烈的同舉杯,齊聲道:「為東王公,紫陽帝君賀!為天庭賀!為伯鈞帝子賀!」
那畫舫之上的白衣女子,拉着小青在白玉台下觀禮,見此盛大的場面也不由面露喜色:「天帝賤妖而貴人,據說天帝治世的時期,對妖族極為苛刻,那時妖族想要開靈智,都有天雷譴之,修行而愈難……不成人身,甚至難以吐納靈氣,便是行走四方,也要受山川神祇,四時神主的監管。」
「天地靈氣,日月精華皆不予妖,更時常派遣天兵神將征討妖族,動輒殺戮無數!」
「如今我們能吞吐日月精華,甚至有月華流漿助新生妖靈開智,皆要感謝東王公之寬厚,天帝之時,洪荒妖族艱難,非先天血裔,根基深厚,乃至半神異獸不能修行,絕大多數的妖靈只有憑藉本能,遵循血脈成長,而無有修行。」
「那時天下有靈智的妖族,只有如今的百一,自東王公開妖禁之後,才有我等族類之昌盛!」
小青笑着附和道:「是啊!姐姐,如果不是東王公對我們一視同仁,如今我們哪裏敢混跡於世?不是躲在某個沒有神祇的荒山野嶺,悄悄吞吐元氣,竊取日月精華修行,做一對野姑娘……就只能苦苦修行功德,指望登入天籍,擺脫妖身!」
白衣女子道:「即便如今天庭法度寬厚,卻也不能忘記積累功德。唯有得功德庇佑,才能擺脫妖身,證得正果。此乃驪山聖母教誨,我們可不能忘!」
「這位帝子伯鈞很是不凡,丰神俊朗,而且修為極為強大……」小青低聲笑道:「伯鈞帝子的境界非常完美,據說他正準備完善洪荒的修行境界,開闢太乙道果呢!也只有如此完美無缺的境界,才能成就常人所不能,開闢出道君金仙之上的道果吧!」
梵無劫和元育等人對伯鈞帝子的話並不驚訝,他們已經隱隱的看出來了,天庭已經分裂,當年天帝制定的天條法
第七十一章顓頊變法,東王改革,張梁張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