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日後,劉備懷揣諸葛亮替其量身定製的方略與蔡吉、孫策一同泛舟於雲夢澤之上。由於會晤的單桅帆船空間有限,為保公平起見,蔡吉、劉備、孫策三人各自僅帶一名貼身保鏢登上帆船會晤。蔡吉照例由趙雲在旁守護,劉備則攜心陳到登船。孫策自負武勇本打算單刀赴會,但在周瑜的勸說下,他最終還是勉為其難地帶上了嫻熟水性的周泰。
雖說蔡吉、劉備、孫策三人也算是老相識了,可在如此密閉的環境下匯聚一堂還是頭一次。此刻就見鋪滿葦席的船艙內五男一女圍坐一圈,四周簾幕低垂,當間燃着一盞薰香紫銅暖爐。艙外另有四名俏麗的婢女,一人在船尾操櫓,兩人控帆,最後一人支小爐烹茶。
若非帆船外圍環繞着蔡、曹、孫、劉四家的戰船。不知情者還以為船上貴人們這是要品茶賞景呢。只可惜眼下艙內一干男女全然沒有此等閒情雅致。特別是四十多歲的劉備,望着面前比自己足足小了十幾二十歲,地盤卻比大了自己數倍的蔡吉和孫策,心情真可謂是五味雜陳。遙想當年劉備入主徐州之時,孫策不過是袁術麾下的一員爪牙。而蔡吉更是僅為一介孤女,甚至差一點被龍口本地的段家老兒送給劉備作妾。可誰曾想僅僅十年過後,三人竟同坐在一艘船上,商討起了如何遷都定鼎、分封諸侯來。並且他劉備還是三家之中最弱的一方。
不過能屈能伸外加二臉皮是老劉家一貫的處事傳統,所以就算內心深處再怎麼唏噓,再怎麼不甘心,劉備表面上還是擺出一派神定氣閒的架勢,靜候對面的兩個小輩先出招。
事實上此刻不僅劉備緘默其口,就連平日裏看似大大咧咧的孫策這會兒也突然變得矜持起來。登船後他僅是禮貌地寒暄了幾句,便再也沒有發過話。孫策之所以會如此做派,一來是上船前周瑜曾囑咐他要後發制人,二來嘛孫策也想看看蔡吉如何拿捏劉備這隻老狐狸。
眼瞅着面前的兩位大老爺們同自己玩起了沉默是金,蔡吉不動聲色地開門見山道。「天子召余等北上護駕遷都,不知左將軍與曹丞相何時奉旨啟程?」
劉備眼皮一挑不咸不淡地反問道,「與曹孟德奉旨北上護駕?孤奉衣帶詔討賊又怎生論處?」
劉備此話一出,孫策一雙虎目頓時眯成貓眼。不由地在心中暗想:然也,孤等奉衣帶詔討伐曹賊,朝廷亦當有所表示。
蔡吉當然不會坐視劉備離間她與孫策之間的攻守同盟,此時就聽她順着劉備的話頭,用她那銀鈴般清脆的聲音恭維道。「左將軍與吳侯於天子危難之際,奉召勤王,撥亂反正,實乃天下諸侯之楷模,大漢股肱之臣,想來二位早已是簡在帝心。」蔡吉說到這兒頓了一頓,待見劉備與孫策雙雙流露出受用之色後,方才將話鋒一轉道,「然曹操猶是相國曹參之後,天子念其祖乃大漢開國元勛。許以曹氏一門悔過之機。也請左將軍體諒天子仁德之心,與曹丞相化干戈為玉帛。」
「化干戈為玉帛?」劉備揚手一指對面飄揚着「劉」字大旗的營地,怒目冷哼道,「讓孤如何向麾下陣亡將士交代!」
孫策也跟着大義凜然地附和說,「左將軍言之有理,此番勤王荊揚兒郎多有傷亡,豈可輕言化干戈為玉帛。」
蔡吉見狀一面在心中暗自腹誹了一通江東孫家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的投機客秉性,一面耐着性子繼續與劉備磋商道,「不知左將軍如何才能放歸曹公?」
劉備橫掃了蔡吉與孫策一眼道,撩起長袖亮出三根手指道。「奉天子南下襄陽;割讓南郡、南陽郡、章陵郡、上庸四郡;送子為質。」
蔡吉聽罷劉備所言頓覺牙根一酸,心想
開國之君果然都有一顆獅子大開口的心。劉備的頭一條不難理解,畢竟劉營上下奉衣帶詔打生打死幾個月,如今天子南下遷都襄陽。總算是讓劉備在政治上有了交代,無損於他劉皇叔的忠義之名。第三條雖有故意羞辱曹操之嫌但也還算是在情理之中。可第二條就誇張了。要知道先前在豐西澤孫策也就訛個廣陵郡而已。眼下的劉備卻是一張口就要鯨吞四個郡。雖說上庸目前實際掌控者是劉表的從子劉磐,但依劉備目前的實力,只要有出師之名,拿下上庸完全不成問題。更為重要的是劉備所圖的幾個荊州郡縣恰恰都在新王畿的範圍內。一旦將這幾個郡劃歸劉備,就意味着劉協得從別處獲取王畿。
第一百四十二節 泛舟雲夢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