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運不由得想起寧安城外陳觀海的化身與妖聖狼戮分身的戰鬥,當時雖然看不懂,但現在仔細想來,兩人戰鬥所用的聖力氣息,遠比自己的枯朽之力浩大和凝實。
目前自己新的枯朽之力還比不上兩位半聖的分身,但已經有了極大的進步,正在向那個方向轉化。
在方運的神念「眼中」,家國天下內有無數淡金色的枯朽之力在相互糾纏成長,最後全部成長為新的枯朽之力,而之後再誕生出來的枯朽之力全部都是新的枯朽之力,完全代替之前羸弱的老枯朽之力。
枯朽之力晉升,整個家國天下的氣息也變得不一樣,變得更加厚重,更加沉穩,也更有威儀,仿佛由少年成長為青年。
待新的枯朽之力再次充滿家國天下後,便只是量的增多,沒有像之前那樣從質上開始提升。
方運知道這已經到了一定極限,只有自己實力更強之後,枯朽之力才能繼續成長。
看着枯朽之力,感受枯朽之力蘊含的生滅氣息,方運有種感覺,一定是妖皇發現了枯朽之力的特別之處,所以才鋌而走險進入樹界獲取這種力量,可惜陰差陽錯被自己弄到手。
「一般來說,眾聖封聖前都會將力量凝練到極致,達到所謂的純一,我之前參悟的時候,準備等以後隨時捨棄,但現在想來,妖皇不應該為了短暫的力量而花費那麼大的精力。不過,聖道根基對現太遠,我現在主要的目標是鍛天命。」
「鍛天命……」
方運晉升四境之後,就開始琢磨鍛天命。
平天下大儒基本都有能力鍛天命,但鍛天命的過程不同,結果不同,最後也有高下之分。
如果說修齊治平四境是《大學》之路,那鍛天命便是源自《中庸》。
《中庸》開篇便是「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這一句是《中庸》全篇總綱,歷代讀書人都有不同的理解。
《中庸》中的「天命」並非是一個名詞,而是一個短語,是上天所命的意思,字面上的意義是上天所給予人的事物叫做本性,但這句話不能從字面上理解說是上天賜給了人本性。
正確的理解是,人的本性是自然形成的。
在儒家的觀念中,上天、昊天、上蒼、造物主、天帝等等並非是人格化的存在,並非是有上天這個人或神,而是為了方便理解和描述所以用這個詞語。
天,便是包括萬界的物質、萬界的運行規律、萬界的力量等等一系列之和的整體。
儒家最為看重本性,歷代眾聖與大儒多有論述。
鍛天命則是指錘鍊人的本性,只有堅守自己的本性,才能鑄就聖道根基。
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和平天下這八條目,其實都涉及到錘鍊本性,甚至可以說,這是先賢們探索出來的一條鍛天命的捷徑。
人自然形成的本性是純粹的,但人無法直接感知,因為本性是無形的,讀書人只有通過不斷地修行,才能逐漸感悟本性。
在聖元大陸,有關「知」與「行」的討論很多,對於「知」或「行」本身的理解也不同,不過方運最支持的不是知行合一,也不是主流的知先行後,而是行先知後。
從天的角度來看,知行合一或知先行後都沒問題,但從人的角度來看,行先知後當是正理。
人非生而知之,既然人有所不知,必然要求知,而求知,便是行。
從人的角度來看,知行合一是不存在的,只有聖賢才能做到知行合一。
人,只能先行才能後知。
至於如何行,則極為重要,從格物到平天下的八條目,便是一種針對鍛天命的「行」。
至於這「鍛天命」細節如何,方運現在並未完全理解,只是有模糊的概念和方向。
之所以要文宮火鍛天命,是要煉化那些在「行」過程中沾染不好的事物,而那些不好的事物太難煉化,耗時日久,所以一切能增強文宮火的神物便成為人族四境大儒最急需的寶物。
既要增強文宮火,又要保證不會成為新的污染,這種神物極為難尋。
方運發現三位大儒陸續清醒,便收回神念。
就在剛才,三位大儒像街邊那些一邊看下棋一邊指
第2278章 天命,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