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0年9月下旬,剛剛在澳洲金山港進行過一番修理的「大溪地」號全蒸汽動力船隻正航行在廣闊無垠的南太平洋上。此時這艘世界上第一艘全蒸汽動力船隻剛剛走出了一片佈滿陰雲的海域,當久違的金色陽光灑滿整個甲板時,船上的每個人都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張金華側頭看了看船艙內的水銀溫度計——25.5℃,很好,很不錯的天氣O太平洋的冬天就是這麼令人舒適,光照強烈、晝夜溫差小,如果不是海面上一直很荒涼的話——老天可憐,這一路上他們只遇到了斐濟島這麼一片陸地——這段旅程就幾乎能夠稱得上「美妙」(當然是相對而言的)了。
隨着瞭望手的一聲吶喊,一片陸地的輪廓漸漸出現在了眾人的眼前。張金華走到船長室外的欄杆旁,舉起胸前的望遠鏡,只見那是一個青黛色的島嶼。島中心是一座拔地而起的巨大山 ().().()脈,山脈高聳、險峻,頂部略顯荒涼,看起來似乎是火山。這個特徵就很明顯了,來過這裏的人都知道,這就是大溪地島,他們的目的地到了!
←息很快就傳了開去,不但水手們興高采烈,就連船艙里安坐着的一千多名移民也莫名地開心了起來。雖然當初在得知要被送到海外島嶼上去生活後,他們曾經心如死灰般地難過過——這與流放何異?但經過這麼幾個月下來,他們早就已經逐漸接受了現實——不接受又能怎麼辦?——因此此刻聽到水手們傳過來的消息後,他們一個個都收拾起了心情。默默接受了命運的安排。準備到這座鳥不拉屎的荒島上正式定居。
隔壁輪機艙內蒸汽機的噪音越來越小。移民們都知道船隻在減速,這是要靠岸的標誌啊!果然,隨着一下劇烈的振動,甲板上面響起了軍官的大嗓門。很快,便有全副武裝的水手走到了艙門口,要求大家按組別起身,就如同以前上甲板放風一樣,依次跟他們出艙。由於這個動作已經操練過很多次了。再加上已到目的地,大家的情緒都還算平穩,因此秩序都還不錯,很快便有人在水手們的指引下順着踏板下到了棧橋上。
棧橋是木質,看得出來新建不久,因為就連木頭上的樹皮都沒清理乾淨。棧橋兩側是清澈見底的碧藍海水,在陽光照耀下美麗得令人炫目。水中到處是珊瑚,魚群也很密集,看得出來是一片資源豐富的美麗港灣。而事實上也沒錯,此時「大溪地」號停泊的這個地方位於珊瑚礁包圍的潟湖內。這裏風平浪靜、漁產豐富,更有黑珍珠等特產。幾乎是大溪地島的精華所在了。
潟湖內一般只能通行小艇,但也不是沒有深水區,只不過這就需要熟悉本地水文情況的引水員引航了,不然多半會觸礁或擱淺。而也就是這片由珊瑚礁包圍形成的平靜潟湖,構成了大溪地島外圍的第一道防線,至少,敵人的大型軍艦是不敢直接開進來了。
當第一個明人移民小心翼翼地踏上了大溪地島的土地後,早已等候在港口內的以守備隊隊長王思忠為首的軍政人員們立刻發出了熱烈的歡呼聲。這在大溪地島是傳統了,因為每次有外來船隻過來,總會使得島上眾人的生活水平及勞動效率發生一次質的飛躍:來自本土的日用消費品、武器彈藥、牲畜、糧食、工具、書籍報紙甚至人口,都是這裏的人所急需的。…
這次「大溪地」號從煙臺——定海——金山一路駛來,自是帶了大量的物資及人口。物資都是在登州、寧波就地籌集的,以布帛、糧食、農具和牲畜為主;人口同樣來自這兩地,包括從六百名江北淮安府的移民,以及在觀海衛、慈谿縣遷移過來的近五百名明人百姓,此外甚至還有百餘名在金山港裝船流放的澳洲土著。
這總計一千二百人抵達後,大溪地島上的外來移民數量就正式突破了兩千八百人,雖然仍然不及島上數量不詳的土人,但背靠東岸母國後盾,文明層級極高的他們要是還玩不過那些尚在茹毛飲血的野人、不能成功在富饒的大溪地島殖民,那麼大家乾脆都去死好了!
碼頭邊原本是一片鬱鬱蔥蔥的樹林,早期的東岸殖民者砍伐了其中的一片,然後再次修建起了碼頭及棧橋。從船艙內源源不絕下到島上的明人移民們,懵懵懂懂地看着道路兩旁奇奇怪怪的樹木:椰子樹、來檬樹、橘子樹、香蕉樹、麵包樹,這些樹里除了香蕉樹和橘子樹外,基本都是原生品種,在碼頭附近也不知道長了多少年了,結出的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