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2年8月7日,大興港。
這座烏江航運的終點港(因該段烏江上遊河流落差較大、有瀑布,故航道至此斷絕)經過好幾年時間的建設,如今終於也有模有樣了起來。特別是由國家鐵道總局投資興建的大興火車站(西北鐵路的終點站),外觀飛檐畫壁、氣勢不凡,大批從遠東明國和意大利地區擄來(或僱傭來)的石匠、雕塑家、畫家、建築設計家們在這裏共同工作,並窮盡他們的心血建立起了一座規模宏大的石質建築——火車站。
這座火車站的漂亮外觀,在東岸千篇一律的磚瓦房屋內當真是亮瞎了一群人的狗眼,以至於烏江地區行署專員湯圓曾經自誇地宣稱:「這是暨首都的人民大劇院、青島縣的博覽會館之後,全國第三大『奇蹟』建築。」
湯圓的話雖然略有些誇張——因為火車站外的浮雕組群尚在繼續雕刻之中——但不可否認的是,這座融合了東西建築文化精髓的火車站,無論從實用性還是美學觀賞性(壁畫、浮雕、雕塑)方面來講,都是東岸首屈一指的建築,這一點毫無疑問。
該建築除使用了大量的石料外,還應用了許多鑄鐵、熟鐵和水泥材料,使得整個建築的堅固程度再上一個新台階。隨着東岸建築材料公司(經多次增資擴股後,目前工商部占股約60%、東岸公司占股20%、交通部占股10%,另10%股份由自然科學研究院託管,每年所得分紅用於支持該院在建築行業的研發)在大興港設立了一家分公司,大興港附近就興建起了一座石灰窯、一座磚瓦輪窯、一間石材加工廠和一座新式水泥窯。
如今的東岸建築材料公司的佈局在國內堪稱廣闊,除了由供銷社升級而成的東岸百貨、各銀行網點比它密集外,其他行業恐怕都不如建築材料公司——當然這其實也是由東岸國情的特殊性造成的。
在如今的東岸,由於各定居點相隔較遠,交通不便,因此其間建築材料的運輸頗為麻煩,會擠佔大量的運力。君不見如今西北鐵路七成以上的運力都被水泥、石灰、磚瓦、條石、鐵構件、木材等建築材料(還不包括建築機械)給佔據了麼。這些物資的運輸量是如此之大,以至於很多諸如煤炭、穀物、大豆、醃鯨肉之類的大宗商品都只能排在後面等車皮,鐵路運輸力量的緊張程度由此可見一斑。
而為了緩解鐵路運力被建築物資大量擠占的現狀,東岸建築材料公司這些年一直在進行着瘋狂的擴張。即不斷從老廠抽調人員去籌建新廠,籌建起一家新廠再抽調人員繼續籌建下一家,如此滾動式發展。而聯合工業信貸銀行也對建築材料公司進行了重點扶持,貸款數額龐大、利率也較優惠,再加上該公司自行在青島金融市場上發行公司債。這才堪堪保持住了公司這些年來的高速擴張態勢。
公司發展到1652年的今天,其規模已經極為驚人了,不說在每個定居點都有分公司,至少在60%的定居點有磚窯(不管是大型的磚瓦輪窯還是相對落後的小磚窯)、在40%的定居點有石灰窯(一般都是石灰石資源豐富的地方,而在整個烏拉圭境內,石灰石、大理石資源都極為豐富)、在30%的定居點有水泥窯,覆蓋面已經相當龐大。
而且,據說該公司還在繼續籌集資金和人員,準備進行進一步的擴張。只不過由於他們這個行業吸收了太多的契約奴和勞務工,使得諸如平安煤礦、長山鐵礦、鐵嶺礦務局、西大荒拓荒農場、交通部下轄建設局等單位都已經極為不滿了。因此下一步何去何從還很難說。但不管怎樣,就目前來說,受益於瘋狂基建行動的建築材料公司已經是東岸國內一家巨無霸托拉斯企業了。
在此番大興港新建的一座水泥窯中,建築材料公司大興分公司採用了自然科學研究院經多年研發而得的新技術,即他們在生產水泥的時候採用了新工藝:1400-1500攝氏度下煅燒水泥,使其中的混合材料燒結,然後將這些燒結而成的熟料研磨成細粉末,這便是新水泥了。
另外,東岸技術人員們在多年的不斷試驗、琢磨中,也發明了一種新的窯體設計——他們將水泥混合料漿在水平腔室中乾燥。而乾燥它們的氣體就是原本要釋放到大氣中的窯頂廢氣,這種含有高熱的廢氣被管道引導至此室,然後再去煙囪,排入大氣之中。這樣一來。經磨碎機進入此室的爐料就被前一批爐料煅燒時所產生的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