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8年2月5日,北寧縣城,電閃雷鳴,傾盆大雨。筆神閣 www.bishenge。com
因為一場意外的山洪,打斷了何源進一步前往其他幾個定居點視察的計劃,同時也無法繼續沿着原先的破爛公路返回順化港。為了安全起見,他不得不又折回了北寧,打算從這裏前往昌順港,然後再坐船返回順化。
北寧縣是北寧地區的首府,人口眾多,經濟發達,說是巴西高原上數一數二的城市都不為過,多項指標都超過了保定地區的那些個城市,發展速度可見一斑。而之所以取得如此之大的成就,其實也和北寧地區行署搞的政策有關!
在原地區行署專員劉厚非走後,新上任的領導班子就摒棄了原本全地區均衡發展的路子,轉而將地區行署接近一半的財政收入(含中央撥下來的資金),全部投入到了北寧縣的建設之中,可謂是舉全地區之力發展首府城市,以至於北寧縣多年來一直被人戲稱為「巨大的工地」。
這樣發展的成果是顯而易見的。北寧縣現在有了小規模的鋼鐵廠,提供了地區發展繼續的原材料;有政府重點投資的中央動力車間五家,為上百家作坊或小企業提供了機械加工的動力來源;有大量的農產品深加工企業,生產包括葡萄牙時代就很有名的葡萄酒、麵粉、煙草、水果罐頭、醃肉在內的數十種產品;這裏同樣還聚集了數量龐大的手工業者群體,地區行署幾乎將分配過來的移民里的手藝人里的大部分都截下來了,同時還花錢到沿海地區去聘請手藝人學徒來北寧發展,因此使得北寧縣的日用百貨的生產量大增,開始向全地區銷售,與從保定地區過來的商品展開競爭。
當然這樣的發展模式也帶來了一定程度的惡果,那就是地區發展間的不平衡。北寧地區那麼多縣,幾十萬人口,結果就首府北寧縣的人沾光了,其他縣本來發展程度就低,現在還要從北寧進口大量工業製品和日用品,導致本就不多的資金開始往外流,市面上不可避免地就要凋敝下來。很多人都抱怨,他們這些縣的財政本就是靠土地出讓金來維持着,結果中央配套建設資金首府拿了大頭,然後還要向他們買各種商品,這哪還有餘錢建設地方?而這地方基礎設施建不好的話,他們又憑什麼吸引更多的人過來定居?
這些都是現實的問題。不過如今看起來,北寧地區行署是鐵了心要在這條道上走到黑了。他們現在最主要的工作就兩件,其一是建設好北寧縣這個地區首府城市,打算讓其人口和經濟規模都與發達地區的城市看齊,;其二就是北寧鐵路的建設了,這也是需要地方政府拿出大量資源來進行配套建設的項目,因此是地區行署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每年的財政支出預算中佔有重要的地位。
「以地區龍頭帶動其他城市發展,最終實現全地區的共同富裕。」以上是北寧地區行署這一屆的領導班子在上任之初提出來的口號,如今快十年過去了,也不知道有沒有實現這一點。依據何源幾年來的了解,似乎並未做到,不過卻也可以理解:順化地區何嘗不是如此呢?區區三個縣而已,另外兩個加起來實力還不足順化縣的一半,已經很能說明問題了。
因為天降暴雨的緣故,何源及隨從一行十餘人被困在北寧賓館——原北寧縣招待所,由國營東方賓館集團所有——無法離開。沒奈何之下,何源也只能耐心性子,坐在窗前喝茶,靜靜等待天氣的好轉。
北寧賓館就坐落在縣城內最繁華的十字大街上。因為大雨的緣故,這會街上行人很少,有也是匆匆而過為生活奔波的人。就在這個時候,一行十餘人打着雨傘,提着大包小包,一臉沮喪地走了過來。他們身後還跟着兩名身穿黑色制服的警察,他們背着步槍,面色嚴峻地看着面前這些老老小小。
這十幾個人,嚴格來說已經算不得東岸國民了,或者說他們從未入過籍。從奧斯曼帝國流亡而來的他們,對東岸的一些略顯激烈的宗教政策非常不滿,因此打算離開這兒,前往據說宗教政策更寬鬆的新庫爾蘭定居。那個地方因為地處熱帶且與黑人戰鬥頻繁的關係,白人人口損耗較大,繼續補充。他們那個地方,雖然是一個天主教佔主流的地方,但猶太人、東正教徒、新教徒的數量也很大,對綠教徒也不苛刻,因此他們打算移居那兒。
而他們離開的關鍵,據說是因為東岸人使用的全是自己培養的阿
第二百五十九章 北寧(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