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有些陰沉,海燕在低低翱翔,似有一場暴風雨即將來臨。
&烏商人」號蒸汽輪船航行在波濤洶湧的海面上,時不時迎頭一個大浪打來,濺得滿船滿甲板都是海水。水手長吹着銅哨,連踢帶打地將幾個磨磨蹭蹭的水手推到抽水機邊,讓他們趕緊抽水。船艙里此時堆放着大量來自本土的機械零部件、武器軍資、罐頭食品、烈酒藥物,若是被海水浸泡了,第烏管委會拒收,那他們可就慘了。公司固然要賠一大筆錢,他們個人的獎金福利也要少掉不少,畢竟,這批貨可沒上保險……
&烏商人」號是一艘兩千噸級的全蒸汽動力船,鐵木混合結構,沒有風帆,正是如今國營航運企業的新貴:蒸汽輪船。該船隸屬於東非運輸公司,由新華造船廠建造,服役不過一年時間,新得不能再新了。
新華造船廠本來是沒這個實力造蒸汽輪船的。不過在繳納了一筆不菲的專利授權費用後,大魚河海軍造船廠給他們派來了不少技術骨幹,同時幫他們在本土採購了相應的核心部件(如蒸汽機),在新華造船廠成功建造了一艘。
按照雙方簽訂的協議,大魚河海軍造船廠還會幫助新華造船廠生產兩艘同樣規格的船隻。核心零部件已經運抵新華港,新華造船廠只需嚴格按照圖紙建造一個船殼,然後把這些設備一一安裝上去並調試妥當。在這三艘船隻之外,新華造船廠如果還想建造更多的船隻,則每造一艘都需向大魚河廠支付專利授權費用。當然他們也可以選擇不與大魚河廠合作,但鎮海造船廠、現代造船廠等潛在合作對象同樣也會收取專利費,且價格都差不多。沒辦法,誰叫你是殖民地企業內,即便有本土造船廠持有部分股權,但該給的錢還是得給。
技術落後,本就該如此,麼得辦法。
與新華造船廠相比,東非運輸公司的「血統」就要高貴得多了。經過多年來的股權調整,本土的交通部、工商部、三大造船廠都在裏面持有股份,總和加起來已經超過了 45%。如果再算上一些來自本土的私人投資者的話,來自本土的資本在東非運輸公司里的股份已經超過了 60%,是絕對控股。故這家企業的註冊地雖然在新華港,但實際上是一家不折不扣的本土企業。不然的話,你以為憑什麼東非運輸公司可以在印度貿易中佔據主導地位?又可以在轉口貿易中分得最大一份利益?
根據新華縣工商局的內部資料,東非運輸公司的經營範圍大得嚇人。除了正常的航運業務之外,該企業還可以經營機械設備、日用百貨、食品藥物、五金交電、通訊設備、化學品甚至是武器彈藥等特殊商品的貿易,資質比一般的貿易企業要寬泛得多,着實嚇人。
其他的個人或貿易公司,要麼專營某一類或幾類商品,要麼沒有特殊管制商品的貿易權,總之經營範圍都受到了或多或少的限制。除了南鐵公司、加航公司、南海運輸公司等寥寥無幾的企業外,還真沒有一家可以做到東非運輸公司這種地步,更別提印度貿易還是特許貿易,需要貿易部頒發的牌照了。私人船主或貿易公司,想涉足這個領域,除了選擇成為東非運輸公司旗下的一級或二級代理人之外,基本沒有別的方法。
&烏商人」號運輸的貨物中就有差不多三分之一來自代理人。尤其是相對低利潤的日用百貨、食品藥物、染料皮革等等,甚至就連印度人擅長的棉布都有一些,不過是高級印花布。之所以出現這種狀況,其實也很簡單。東岸與印度的貿易額日漸增大,單靠東非公司一家是不可能包打天下的。而發展代理商,利用代理商的資金擴大貿易額(代理商需要給東非公司繳納「管理費」),獲取更大利潤的同時,也可以掌握龐大的現金流(許多代理商的銷售收入需要和東非運輸公司結算),這其中的好處是非常巨大的後世某寶發家的資本,靠的不就是延期支付給商家的貨款所沉澱下來的天量資金麼?
第烏管委會對這種情況也樂見其成。他們甚至與東非運輸公司結成了戰略同盟,幫助這家公司在當地更好地開展業務,包括但不限於打擊外國競爭對手、嚴查走私,與銀行(青島商業清算銀行)合作提供更便捷的服務等等。為此,他們在獲取巨額關稅收入的同時,每年也會收到來自東非運輸公司的大筆贊助,可謂是互利共贏。
東非運輸公司如今在印度西北地區最大的競爭對手就是阿拉伯商人了。這
第五百九十七章 拉傑普特的謀劃(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