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5年7月20日,晴,松前藩福山城。
時隔十五年,根本益三又一次來到了蝦夷地島。1669年的時候,他作為將軍直屬旗本、幕府巡見使的身份前來松前藩暗地探查,原因是幕府親藩紀伊藩的藩主指控松前藩勾結海盜,在四國島一帶燒殺搶掠。
根本益三來到蝦夷地島刺探消息,獲得了很多令人驚訝的見聞,後來因為被松前藩武士發現的緣故,不得不亮明身份,提前結束調查。但無論怎樣,松前藩這個在絕大多數日本大名眼裏窮得叮噹響的偏遠小藩,也終於向世人展現出了神秘一角。
十五年之後的今天,根本益三已經是——好吧,他仍然是巡見使,並再一次來到了松前藩的領地。他此番前來,是因為擔任江戶幕府第五代將軍沒幾年的德川綱吉,突然對這個原本據說連石高都沒有的偏遠小藩起了興趣,想要派人打探打探。
話說松前藩這些年雖然在日本東北部地區生意做得飛起,但在中國、九州、四國等地的名聲,卻仍然不夠大。甚至一些孤陋寡聞的傢伙們,還下意識地覺得松前藩小到連陸奧地區的一些伊達家的支藩都不如。像盛岡藩(十多萬石,南部氏)、岩沼藩(三萬石,伊達氏)、水澤藩(三萬石,伊達氏)這些支藩,他們認為實力都要比松前藩強,更別提伊達本家管理的石高達62萬石的仙台藩了(其實在開發了一些新的河谷、濕地為良田後,仙台藩的石高據說已破百萬),在奧越羽地區諸藩當中,松前藩當真是最窮、最破、最小的一個。
當然真正消息靈通的有識之士就不會這麼認為了。事實上,松前藩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經濟實力和人口都有了極大的改善,人口即便在被東岸人吸引走了大部分之後,這麼多年來仍然維持在六七萬人的規模。境內開墾出來的良田數量越來越多,由於有大泊植物園提供的多年培育、篩選出來的高產、抗寒小麥種子,整個松前藩的實際石高怕不是得有二十萬石(石並不完全指糧食產量),這已經是一個中型大名的封地產量了——外界雖然對松前藩的實際經濟實力到底有多少有些疑惑,但一個大體上的猜測還是有的,即普遍認為當在15萬石以上,這從近些年他們進口糧食的數量並沒有大幅度增加就能看得出來。
與松前藩有着密切貿易聯繫的東北奧羽越地區諸藩們應該更清楚,尤其是常年向松前藩出口糧食的東北強藩仙台藩,他們早就與東岸人的使者會過面了,並且達成了一份長期供應糧食的協議。因為松前藩糧食逐步自給而擔心失去糧食市場的商人們如今可以大大地鬆一口氣了,東岸日本公司的代表們敞開收購各種稻米、海產品、乾果或其他食品,價格從優,有多少吃多少。而且,他們支付貨款也十分爽快,部分現金支付,部分實物支付,且無論哪種支付方式都能讓大家感到滿意。
實物很好說!多是中國的絲綢、茶葉、瓷器及其他特產,此外還有外東北的皮子、藥材、牲畜,也是日本渴求的大宗貨物。而說到這裏也不得不提一下,仙台藩這種明里暗裏實力都十分強大的藩閥,在行事自由度上是非常之大的。他們一開始是通過山丹貿易的名頭與東岸人在松前藩的領地上打擦邊球貿易,那時候金額、規模都不大。不過許是看到了這種貿易的雙贏空間,雙方之間的貿易額就開始越來越大,商品種類也日漸繁多,仙台藩向東岸日本公司出口糧食、海產品、乾果、硫磺、日用品(滿足自己生產不足的缺口)、鉛鋅礦及日本工藝品,然後從東岸日本公司那裏進口絲綢、茶葉、瓷器、皮革、藥材以及戰馬!
是的,你沒看錯!日本人雖然不高,但對油光水涼、肩高體壯的黑水大馬卻情有獨鍾,每年都要大批量進口。以仙台藩為例,這個勢力強勁的地方藩閥總計已經從東岸人那裏進口了超過2500匹戰馬。若不是東岸人因為其他地方需求同樣很大而限制出口日本的話,這個數字翻上一番也不是沒有可能。要知道,騎乘過這種高頭大馬的武士或官員們,又怎麼可能還能忍受低劣的在來馬的「荼毒」呢?那種馬,與其說是馬,怕是連驢都不如,一上陣遇到黑水大馬的話,估計一個照面就被衝散了,這一點不誇張。
當然仙台藩也對東岸人手頭掌握的一些奢侈品、工藝品、軍火、書籍等商品比較感興趣。由於德川幕府對以仙台藩為首的東北地區諸藩不是很感冒,因
第一百七十七章 變革與實力(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