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元義齜牙咧嘴地從一輛破舊的馬車上走了下來。◎
他剛剛乘坐的這兩馬車擠嘛擠得要死,空氣也污濁不堪,而更令人崩潰的是,車上的黃銅減震彈簧明明已經沒什麼彈性了,可車老闆竟然硬是沒去更換!這不,讓一車人的屁股都顛腫了,着實讓人火大。
「本縣財政於全國來說也還算寬裕,可這鄉鎮公路也不知道好好修一修。」邵元義看着雪化後泥濘的地面,嘴裏也開噴了:「不知道我們每年交的稅金去哪裏了,鄉政府居然連養護路面的錢都沒有,真是豈有此理。」
在發泄了一通牧草嶺鄉通往縣城西湖鎮的砂土公路一陣後,邵元義裹了裹衣服,悻悻地朝家裏走去。至於他的行李和那匹騾子,則由倆徒弟帶去還給鄉政府了,眼下離過年也沒幾天了,歸心似箭的邵元義打算先行趕回家過年,等過了年後再去縣裏衛生局進行述職。
在泥濘的村道(泥土路)上行走了十來分鐘後,邵元義穿過青翠欲滴的麥田,閃身進了自己家門。回到家裏自然是一番愜意,茶泡上、煙點上,三個小兒女過來一陣痴纏,最後邵元義是一身疲憊地躺在了躺椅上。
「親愛的,村里大前天過來收過稅了。」妻子娜塔西婭一邊幫邵元義捶着略有些酸脹的小腿,一邊小心翼翼地說道。
「唔,快過年了,現在才把稅收上去,開過年來村長去鄉里開會時怕是要吃掛落。」邵元義閉着眼睛假寐,幽幽說道。
立國也二十年了。華夏東岸共和國的稅收制度改革可謂一直是在摸索中前進。從最初某些人想當然地提出的稅種徵收遇到困難後。這些年財政部也一直在研究如何改進稅收制度、降低徵收成本。以便徵收更多的稅上來填補各級政府財政的空缺。
於是經過不斷地摸索、實踐和改進,東岸的稅收制度幾經改易,最終形成了現今以動產稅、不動產稅、個人所得稅、消費稅、營業稅、契稅、關稅為主的七大稅種。在這些稅種裏面,最好徵收的莫過於契稅和關稅了,契稅的主要徵收對象是土地和房屋使用權的轉讓、關稅則是對進出口貨物計征的稅收。在這兩種稅裏面,契稅的稅率統一定為3%,關稅則不一,從免徵到25%不等。甚至一些與東岸存在嚴重競爭性質的商品,還要徵收50%-200%不等的懲罰性關稅。
除了這兩種稅收外,營業稅、消費稅、個人所得稅的徵收就比較麻煩了。好在華夏東岸共和國現階段經濟的主要成分是國營經濟,這給計徵稅收減少了很大的工作量,因此財政部的徵稅員們在多番折騰之下總還能大致收一些上來,不至於差得太離譜。在這些稅中,營業稅稅率為5%;個人所得稅按收入劃分,月收入10元以內的按5%徵收,10元以上的按10%徵收;至於消費稅嘛,則依照不同商品設定不同的稅率。但很顯然,現階段被稅務部門納入消費稅徵收範圍的商品並不是很多。今後可能會擴大計征商品範圍,可就目前來說,消費稅在東岸的稅收中只能算個小不點。
如果說營業稅、消費稅和個人所得稅的徵收比較「麻煩」的話,那麼動產稅和不動產稅這兩個東岸稅收的支柱簡直就是「超級大麻煩」了。東岸的稅務部門對全國各鄉鎮、各村、每個家庭的財產狀況可謂是兩眼一抹黑,根本不知道該從何處着手——因為若需摸排清楚實際狀況,這可能需要僱傭上萬名徵稅官員花大量時間挨家挨戶調查,實際徵稅成本高到沒邊,還不如不征。
沒辦法之下,最後財政部只能通過政務院給各鄉各村發文,讓他們自己商定一個數額——當然這個數額肯定需要各級部門之間反覆討價還價——然後由各村依據實際情況按戶計征,最後統一上交到鄉里、縣裏。這種情況肯定會漏征大量的稅金,但已經是性價比最高的方式了,以村為單位徵收的好處是當地村長一般較為清楚村里各家大致的財務狀況,然後將應交稅額攤派下去的時候也能做到大差不離。
其實像這種徵收固定額度稅金的情況,在營業稅、消費稅上面也比較普遍。因為徵稅人員的緊缺,故只能與各家企業協商一個固定的數字出來,這樣是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方式,雖然同樣會漏征大量的稅金,但也只能這樣了——徵稅在這個年代可謂是世界性難題,東岸的徵稅效率差不多已經排在全世界的前列了,你還想咋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