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x; 王賁在得知後續部隊被張耳接連擊敗的時候懵了,他對七萬秦軍在十萬趙軍的多路攻擊下戰敗是懷着一種難以置信的心情,畢竟秦軍善戰的名聲並不是吹噓出來,而是從戰國商鞅變法之後就奠定的名聲。 ..
「敗了?被一個所謂的文士帶着剛剛武裝起來的趙軍打敗了?」
剎那間不但是王賁,秦軍在壺關關隘下的將領們全部暈乎了,後續部隊一敗,他們這支兩萬人的騎兵就成了孤軍,前有壺關關隘擋路後有張耳十萬大軍,似乎繼續待在壺關有點不妙?
王賁等秦軍將領感到難以置信,邯鄲的趙國君王、朝臣,乃至於是聽聞前方張耳擊敗十數萬秦軍的趙人,他們也都是聽完一副目瞪口呆的模樣。
趙王歇猜不出張耳是怎麼擊敗十數萬秦軍的,而似乎秦軍也沒有十數萬那麼多,只以為消息傳達錯誤,還是武臣後面傳來消息才證實張耳確實擊敗了秦軍,但是沒有十數萬那麼多,只有七萬餘秦軍。
武臣派人稟告的同時也請求出關迎戰,趙王歇正是被張耳戰勝的消息刺激得興奮的時候,想都不想就直接同意了,畢竟壺關外面只有兩萬秦軍,武臣用七萬人去打,哪怕打不贏也不會敗。
在壺關的武臣正因為張耳繞過邯鄲中樞以命令的方式要求壺關守軍出擊而感到惱火呢,他倆都是一軍統帥,按照品階來算是同級,武臣根本不是張耳部下,張耳用命令的口氣也實在是太不把人放在眼裏了。
武臣不爽歸不爽,但是他十分明白現在正是擊敗王賁的良好時機,因此也回復張耳,說是會出關迎戰。
張耳是邀請了武臣,武臣也答應開關出兵。可是兩人似乎忘了某些東西,那就是約定出兵的時機,也沒有互相通氣應該怎麼打。
作為文士帶兵的張耳或許是真的沒注意,但是帶兵出身的武臣怎麼會有這樣的疏忽?說到底張耳真的沒多少帶兵的才能和常識,武臣則是不想坐實此戰以張耳為首的名分。
很明顯,秦軍後續部隊完蛋了,王賁在壺關的秦軍已經成了孤軍。孤軍是什麼呢?是一塊肥肉,吃下去不但會提高名聲且還能壯大。
兩萬秦軍騎兵可是帶了將近六萬匹戰馬過來,武臣防禦太原郡的時候對秦軍騎兵的突擊能力印象太深刻了,他一直建議趙國也組建騎軍。可是趙國剛剛復立根本沒那個財力購置馬匹,其實哪怕是購置了馬匹也需要時間來訓練成戰馬,因此建議組建騎兵也是拖着拖着變成了了無音信的事情。
王賁這支孤軍有六萬多匹戰馬,武臣如何不心動?
武臣一直在關注張耳的動向,就等着張耳率軍堵住王賁歸路的時候開關出去,同時也一直在派軍襲擾王賁,使王賁難以收拾細軟撤軍。
說實話,得知後續部隊全部被打得跑出上黨郡的時候王賁雖然驚訝和生氣,但是他對自己的處境並不是多麼擔憂。他們可都是騎兵啊。打不過想跑還是一點問題都沒有的。
王賁現在在想的是怎麼挽回步卒皆敗的影響,他是沒有經過請示私自出戰,這裏的沒有請示包含了咸陽中樞和頂頭上司徐岩那邊,要是沒有挽回敗局。徐岩那邊倒是沒什麼所謂,但是咸陽那邊絕對就要交代不過去。
壺關守將武臣在算計王賁,來帶看着不怎麼爽的張耳都想算計,王賁這裏何嘗不想設局挽回敗勢呢?
在上黨郡的整個戰局上。秦軍七萬步卒死的死、逃的逃、被俘的被俘,張耳帶着幾戰還剩餘的七萬餘趙軍以不快不慢的速度向壺關進發,壺關守將武臣則是眼巴巴地盯着王賁本部和張耳大軍的動向。
武臣出身低微。他一直在找機會讓自己名震天下,晉陽一戰打出了些許的名聲,可是功勞都被張耳給佔了去。他十分清楚自己在壺關擋住王賁已經獲取了在趙國更進一步的政治聲望,現在說欠缺的就是擊敗王賁本部給自己再壯大聲威。
一直再關注張耳大軍動向的武臣見王賁暫時沒有開拔的跡象正是踟躇滿志的時候,但是他關注的張耳大軍動向似乎有那麼點不對勁?
按照道理來說,張耳現在最應該做的是卡住王賁撤退的路線,和武臣那邊聯繫好之後,從兩個方向一起合圍王賁,這才是最有勝算的作戰方案。可是張耳這個新晉名將也不知道是在思考什麼鬼玩意,王賁撤軍路線上不
第四百一十六章:峰迴路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