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x; 從春秋伊始,楚國就一直在向南擴張,一度佔據了整個南方,哪怕是百越棲息的區域也為楚國的一部分,不過並不是說楚國對百越有直接統治的控制力度,就像戰國時期的秦國對義渠那樣,百越諸族只是在名義上接受楚王的冊封,是一種類似於周天子對冊封的諸侯那般有着名義上的統治。===
楚國並不是一直都享有百越名義上的臣服,特別是到了戰國末期百越時有反叛,在秦滅趙的那一時期楚國更是失去了對百越諸族哪怕是名義上的控制,也即是說百越得到了各族的獨立。
在秦滅楚之後,甌越、閩越、南越、桂越相續劃分完自己的活動區域,不過那只是族群人口相對較多的幾個部落聯盟酋長口頭上的劃分,實際上百越分為相當多的族群,部落眾多又沒有誰能壓服眾百越進行立國,因此內部的交戰實際上就沒有停止過。
在南疆軍團成立之前,既是屠睢出任國尉過度到上將軍這一階段,秦國早有軍隊開進南疆。當時開進南邊的秦軍數量並不太多,習慣打那種兩軍擺開陣勢交戰的秦軍在面對百越人正面打不過就四散而逃,然後躲起來時不時偷襲一下的戰法並不習慣。
數萬秦軍沒有遭遇像樣的抵抗自然是一路高歌凱進,結果因為太過深入糧道在百越人頻繁的襲擊下糧秣補給不通暢,又因為秦人對南方的天氣實在不習慣,水土不服又屢屢不斷被偷襲。先期南下的秦軍只有灰頭土臉的退了回去。
列國皆滅,天下為秦所有,但是列國的貴族並沒有因此而放棄抵抗,不與異族接壤的列國舊貴族在四處奔走或者按照積攢實力,與異族接壤的列國舊貴族則是想要借異族勢力來達到攪亂邊疆。或是虛弱大秦國力,或是讓秦軍在與異族征戰中消耗殆盡,只要能達到讓秦國難堪,不管是什麼手段都被列國舊貴族視為正義之舉。
沒有經過任何的商議或者通氣,實際上列國舊貴族也不敢串通,北方的燕國舊貴族和趙國舊貴族不約而同的聯繫了草原的胡人。南方的楚國舊貴族則是找上了楚國一度需要楚王冊封才能坐穩蠻王之位的百越。
能說什麼呢?事實上在戰國時期民族的觀念並不是太強。雖然都是這國人那國人的稱呼着,也認同都是周室天子冊封諸侯的臣民,但是華夏大地上的人是同一個族群的概念並不是那麼清晰。再則就是國亡家破的仇恨實在太大了,哪怕知道勾結胡人或是蠻人不太好。可是那些人會在乎嗎?顯然為了奪回失去的權力與特權。一切都是可以先放在一邊的小事。
燕國舊貴族和趙國舊貴族在匈奴王庭相遇了。他們碰頭之後或許會大笑三聲,然後昂天感嘆「吾道不孤」什麼感慨,這才萌生列國的有志之士應該恢復聯繫。從那之後才偷偷摸摸的搭上線,一起為了掀翻大秦的統治籌劃着、密謀着、算計着。
始皇帝一統天下之後迷戀上了長生,那麼就是一個機會,所以魯人盧生出現了,齊人徐福出現了,眾多有名沒名的術士都出現了。
列國舊貴族處心積慮的運作之下,術士別有目的的胡作非為下,再有混得非常不如意的各種儒生胡攪蠻纏搞事,各種什麼「祖龍死而地分」「亡秦者胡」等等亂七八糟的讖言就沒有停止過。
在暗流的陰謀下,當然離不開對於大秦朝堂的破壞,因此楚國舊貴族率先想出一個辦法,那就是讓秦國殘存的楚系多多接觸長公子扶蘇,造成一種一旦扶蘇登基後楚系會崛起的跡象,使得始皇帝遲遲拿捏不定該不該將扶蘇冊立為太子。
大秦這麼一個幅員遼闊的帝國,有皇帝而無帝後和太子,這種現象一點都跟正常搭不上邊。
也許是始皇帝昏了頭腦,在讖言或者是種種假象之下真的認為列國皆滅,不需要屯駐太多兵力,將境內的軍隊主要戰兵都調往了邊疆,執行內松外緊的國策,着實是讓那些躲在暗處的列國舊貴族歡喜無邊。
實際上也不全然是那麼回事,主要是大秦已經「廣收天下之兵」,也就是將各地的兵器製作坊關閉,所有的礦產也都嚴加監督。另外就是大秦對列國的徭役徵調十分的嚴苛,各地青壯不是被拉去修直道就是送去修建驪山皇陵、阿房宮,青壯數量一少哪怕是有誰想要起事也沒有足夠的兵員。同時大秦也將諸國王室嫡系全部控制在咸陽,要知道現在可是血統至上的年代,哪怕是哪個不開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