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有很多稱呼,但是演變下來大體分為兩類,既是戰弓和騎弓兩種。
戰弓基本是步卒用的代名詞,通常華夏的稱呼就是幾石几石比較模糊的命名,也就是什麼類型的弓不看弓的造型,只看有多麼強的力道。其實戰弓要真的細分下來有許多種,最為有特點的就是短弓和長弓兩類。
在春秋戰國乃至於是戰國後期(差不多就是本書歷史階段),步卒所使用的弓要是按照「歷史流程」來算,他們所使用的弓都是算作長弓類型,也就是弓的總長度大概是在一米七以上,會這樣是這時的人身材普遍高大。而在往後的華夏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人的身材越來越矮,無法使用超過自己身高的弓時,弓自然也就理所當然的變小。
了解歷史的人大概都會有一個印象,那就是華夏戰爭史在兩漢三國期間,弓兵的射程動不動就能超過二百步(三百米!無!錯! .. ),精銳的弓兵甚至是能射到二百四十步(三百六十米),其中當然有因為弓的強度足夠的原因,但是最為關鍵的是弓的類型。
到了五胡亂華期間,身材高大的漢人(北方)一度剩下不足一百八十萬,取而代之的是身高普遍在一米四到一米六的胡人,這個時候弓的射程急速下降到能射一百步就算是遠了,正是因為弓的弓身被縮短,畢竟身高擺在那裏,矮小的人怎麼去使用超過自己身高的長弓?那麼弓變小,它的張力和強度自然是下降得厲害,帶動的就是射程的變短和殺傷力的不足。
到目前為止,華夏有大量使用單騎走馬的國家有三個,那就是秦國、趙國、燕國,可是說實話這三個國家的騎兵發展過程一直顯得緩慢,走的也不是同一個路線。
例如秦國,軍事思想較為開放和實際。又因為國內生產工藝要領先於列國,秦國的單騎走馬是最先擁有馬上射箭本領的軍隊。
最為早期,秦國本來就是一個牧馬之國,也就是半遊牧半農耕的族群,擁有大量精銳的騎士在沒有馬鐙、馬鞍的情況下可以在馬上進行騎射。
到了秦這個族群趨於農耕的社會現狀時,優秀的騎士自然是要減少,他們又發明了一種可以在馬背上使用的弩。
在秦與趙公元前二六零年的「長平之戰」,秦軍之中就有一支特殊的兵種,也是人類最早的弩騎兵。
趙國自趙武靈王開始就執行胡服騎射,那是為了應付草原胡人不斷的侵襲而組建起來的騎兵軍團。不過在趙國的官方史冊上卻是稱呼為邊軍。這支邊軍從趙武靈王時期組建,一直到戰國末期都還存在,他們的最後一任統帥是李牧,在李牧被願殺之後自行崩潰,趙國也因為這支邊軍的崩潰再無野戰集團,走向了滅亡。
趙國的單騎走馬軍團倒是一直與胡人騎兵同步,也就是說他們並沒有如秦國一樣組建弩騎兵,只是用很大的力度訓練可以在馬背上騎射的騎士,那麼精銳騎兵的規模肯定是受到極大的限制。且能夠馬上騎射的騎士來源一直是與趙國王室有血緣關係的白戎和白狄,就是白種人的遊牧族群。更多的單騎走馬騎士就是騎馬步兵,用馬的速度行軍,到了戰場下馬步戰這一類兵種。
燕國與趙國一樣是要應付來自胡人的侵襲。對於騎兵的組建不管是出於需要還是為了尋求對胡人的主動肯定也是要編練,但是說實話燕國一直都不怎麼樣,土地貧瘠和人口不多是個硬傷,也是華夏大地上率先發展騎兵那些國家中一直是墊底的一個。…
若說秦、趙、燕因為與草原接壤。為了針對胡人的侵襲不得不發展騎兵,像是齊、魏、韓、楚等不與草原接壤的列國就完全沒有那個動力,哪怕是與草原接壤的秦、趙、燕在發展騎兵都一直摸不着騎兵特性還是專注於戰車兵和步兵的發展。齊、魏、韓、楚這些國家又能對騎兵有多少專研和了解?
因為不了解,很多東西自然是哪怕親眼看到了都會感到雲裏霧裏,通俗點就是看得見卻又跟沒看見沒有太多的區別,哪怕是有再好的天馬行空思想,什麼東西也都是靠胡猜瞎想。
田廣和余樊君所看見的漢軍游騎是什麼模樣呢?他們看見的漢軍游騎是一群身穿皮甲套着長筒靴的騎士,這些騎士的戰馬上懸掛的零碎不少,一側是擺放弓和箭囊,另一側懸着一柄手柄比較長看上去有些彎套在皮革的兵器。
長筒靴內有乾坤,這玩意壓根就是掩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