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看《大秦之帝國再起》背後的獨家故事,聽你們對小說的更多建議,關注(添加朋友-添加-輸入qdread即可),悄悄告訴我吧!面對直撲而來的漢軍騎兵,東胡騎兵壓根就沒想在戰馬沒有完成熱身之前接戰。
÷實上現在還不是華夏族群失去育馬地的年代,胡人在對馬匹的了解上並不佔什麼優勢,在過去的華夏族群與草原胡人交戰中,胡人騎兵對上秦騎兵、趙騎兵、燕騎兵基本是沒有佔到過什麼便宜。
要說心理優勢什麼的,其實現在華夏族群對上胡人一點也不怵,相反是胡人在對陣華夏族群的時候心裏普遍發虛,胡人對陣華夏族群有優勢那是在華夏族群失去育馬基地後,又在「白登之圍」的劉漢政權不斷對匈奴進行退讓,長達幾十年的忍讓才讓胡人養成一種囂張的氣焰。
漢國騎兵北上之後未曾一敗,半年之內席捲了三個郡,消滅的齊軍和亂七八糟的武裝起碼有二十萬,一直的勝利餵養之下必然是會形成一種銳氣,以至於現在二千漢軍騎兵就敢直接撲向出營的東胡騎兵。
東胡騎兵是什麼樣的模樣呢?他們之中幾乎是沒有看見有着甲的人,大多數是身穿獸皮,一些是穿着羊皮襖,身着麻布衣的東胡人少之又少。其實必須要說明一下,胡人穿的獸皮衣和羊皮襖都有防護作用,特別是身穿羊皮襖對於箭矢的防護力並不低於皮甲。在武器方面,胡人手裏的傢伙大多是一種約二米左右的矛,少部分是拿着齊燕制式長大約六十厘米的青銅劍。至於角弓就幾乎是每個胡人都會準備一張了。
草原胡人從來就沒有統一過什麼服飾,哪怕是在草原人最為風光的蒙古時期,草原胡人的軍隊服色從來都是亂七八糟。這是為什麼?概因胡人的士兵大多是首領從各個部落召集牧民,既是所謂的平時為牧民戰事為士兵。另外就是胡人作戰從來都是一個劫掠過程,胡人的士兵搶到什麼覺得不錯就套身上。最重要的是……胡人的生產力從來就是嚴重落後的情況。沒有那個生產力向有先進整體的文明給自己的軍隊統一服飾。
衛翰等漢軍將領看到的是東胡身上衣着並沒有任何華夏元素……簡單點說就是這群東胡人南下之後並沒有劫掠華夏黔首,雖然很不願意承認,但是內心裏對於被韓廣「耍」了的怒氣總算是消除了一些。
「韓廣還算不錯,懂得約束東胡。」唐傑臉上閃過一絲的猙獰:「另外一路的胡人(匈奴)那邊,我們收到的情報是那些該死的胡人很多都穿上了我們(文明)的服裝。」
呂哲一直在對治下培養一種民族主義,既是還處於非常簡單的「華夷之辨」。特別重視的是培養麾下將領對非華夏族群的敵視。
漢軍參戰之後情況大好,漢國很多人都理所當然的認為天下必定歸他們所有,那麼「天下」的土地和黔首自然也是屬於他們,一種「大胸懷」的思想也就產生。
漢軍是帶着什麼思想?是「我們的土地、我們的黔首,除了我們誰也不能動」或是「我們的土地、我們的黔首。註定歸於我們所有,所以註定我們對他們有責任」。
「年之間對百越的不斷征服,漢軍的軍官們在輪換制度下基本是有參與過對百越的戰爭,呂哲一再強調「世界很大,但是容納不下第二個民族」,「一片土地只能有一個民族」,等等的思想,所以他們這一方對百越的是殺光和抓光的殘酷政策。…
一種思想一旦被灌輸成功。那麼肯定是對非本族群的人充滿了惡意,看到異族的第一時間閃過「殺光他們」的念頭就會控制不住的生了出來。
目前的漢軍之中,帶有深刻「民族主義」的軍官一點都不少。以至於得到命令繼續北上針對東胡作戰,大部分的漢軍軍官都是極度的興奮心態。
逮着東胡騎兵追逐的二千漢軍騎兵就是處於一種興奮的姿態當中,直至有軍官發現座下的戰馬有些不對勁,率隊的兩個曲長才給眾騎兵「降溫」,天幸的是他們都養成了不論任何情況都額外攜帶一匹戰馬的習慣。
「我們的騎兵在降慢速度,」唐傑話音剛落。看到東胡騎兵正在小範圍迂迴要調頭接戰:「東胡人的帶隊官經驗很足,他們抓到了我軍要更換戰馬的空隙。」
另外一邊。聯軍的營地內也在進行類似的討論。
胥紕逼落指着完全停下來的漢軍二千騎
第六百八十八章:餘音(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