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長,真的要那麼做嗎?」
「是的,我這次回來便是要向王上諫言。」
「兄長沒有接到召見命令歸回……」
「時間不等人,顧忌不了那麼多了。」
「可是……那樣一來我們一切的努力就等於是無用功了啊!」
「不,不是無用功。另外,你的執念已經蒙蔽了靈智,正在往危險的方向漸行漸遠,是時候應該冷靜了。」
「我……」
「好了,以其在做無謂之爭,不如想想怎麼使事情辦成。」
蒙恬是從北地郡趕回咸陽,上述對話是發生在蒙毅前去迎接的路上。他是將大軍留在了義渠,連護衛都沒有攜帶只由一名車夫趕着車。
漢軍出塞之後,匈奴等草原胡人害怕後路被奪進行撤退,蒙恬阻止胡人聯軍逼近咸陽的任務沒有經過什麼苦戰就已經達成。
三十餘萬秦軍先是在上郡休整,隨後得到扶蘇的命令移動往內史郡,先是在甘泉進行必要的物資補給,隨後又接受指令前往北地郡的義渠。
扶蘇一再調動秦國最後的武裝力量自然有深刻的用意,或許是在試探蒙恬對自己的服從度,也可能是根據秦國當局的需要為出發點?
自蒙恬得到命令率軍前往義渠駐紮到現如今已經過去了四個月多,軍隊的編制也經過多次的變動,大量的老弱被解散歸鄉,新的壯年兵源被補充進去,另外因為受到漢軍的影響,秦軍的編制也出現很大的改革。
秦軍歷來就是追求每一名士卒都有自己的崗位,學習的是春秋時期晉國的刻板和紀律,但是在軍備上的革新卻是不多,像是後戰國時期列國已經有很多使用鐵質兵器,秦軍仍然是在列裝青銅。
同時,秦軍似乎認為穿戴重甲是懦夫的行為,崇尚的是作戰時袒胸露肚。因此秦軍的作戰序列中,一種叫作「輕兵」的兵種最為出名,這一類輕兵主要以刑徒組成,配以勇悍的敢戰之士。歷來就是秦軍最為鋒銳的長矛。
當然,後戰國時期列國裝備的鐵質兵器並不成熟,存在脆和容易折斷致命的缺點,談不上不成熟工藝下的鐵質兵器會比青銅兵器好多少,青銅技術卻是發展到工藝巔峰的產物。從某些方面來說要比不成熟的鐵器更加值得信賴。
列國相續復國之後軍隊也是重新選擇使用青銅兵器,只有相當少量的部隊使用鐵兵,這裏有因為列國復國底蘊全失的原因,其實也是正視到不成熟的鐵器面對巔峰工藝青銅的劣勢,其中最為要命的就是鐵質兵器的長度要比青銅兵器短……
到目前為止的秦軍依然還是在使用青銅兵器,但是對於防禦性質的裝備卻是產生了足夠的重視,因此秦軍之中本來就有的重步兵開始急速增加。
曾經的秦軍一勝再勝,士氣達到頂峰自然是崇尚進攻,氣勢的壓迫下也讓敵軍在還沒有與秦軍交鋒之前就先膽寒,兩相一高一低起來秦軍覺得穿甲妨礙靈活是多餘的負重是負擔。現在的秦軍卻已經沒有那種高昂的士氣,氣勢一旦衰敗下來就會想着對自己該有什麼樣的防禦裝備了。
收集所有可調配的物資才讓接近三萬魁梧的秦人穿上了厚重的甲冑,組成了一支防禦力極強的重甲兵。他們的作用是用來與騎兵交戰,匈奴等胡人還是單騎走馬一類的兵種,漢軍騎兵卻是真正意義上的騎兵,可想而知是有什麼用意。
除開重視重步兵的建設之外,秦軍也開始建設真正意義上的騎兵,且建設速度不得不說非常迅速,那是建立在秦國本身不缺戰馬,也有一套完整工業基地的底蘊之上。
「……耗盡國力才武裝起五萬騎兵。不產馬的漢國卻是在獲得隴西郡之前就擁有近十五萬騎兵,不得不說那是一種諷刺啊!」
蒙毅有那點憤世嫉俗的心態,已經在蒙恬耳朵邊絮絮叨叨了很久,咒罵凡是可以咒罵的人。諷刺所有能諷刺的事。
「我們沒有那種前瞻性,漢王哲一開始根本就沒有建設車兵,根據曾經的趙武靈王單騎走馬的思路發展出目前階段的騎兵,有什麼好抱怨的呢?」
沒錯了,馬鐙的秘密已經被世人發現,改良後的馬鞍也開始盛行。只有最難從外觀上察覺到的馬蹄鐵秘密還沒有泄露。
秦國發現馬鐙的秘密之後,開始在逐步放棄十分不靈活的戰車,改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