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x; 感謝「qwe79」「 v強盜v」「確定~」三位書友寶貴的月票;同時謝謝「蜀北校尉」再次的打賞!
台式電腦壞了啊,筆記本那小鍵盤打字太痛苦了,所以今天就這些啦。
ps:猜猜小女孩是誰,老規矩啊,答對了按先後順序有獎勵的哦。
……………………………………………………
行軍打仗是一項學問,治理民生更是學問中的學問。在中國歷史上懂得軍事的人才在很多時候其實不太被重視,例如和平年代的將門世家就會被皇帝猜忌日子過得比較謹小慎微,但是懂得治理民生的文官卻是會被統治集團所重視。
軍事上面呂哲是出於興趣才會專門去學,民生治理對於從小耳濡目染的現代人來說,可能實際動手能力為零,不過理論那絕對是非常強的。可能有些詭異,現代人因為看的東西多懂得也多,不過基本上是半桶子水,能說出個所以然,真的做起來卻是兩眼抓瞎。
呂哲懂得民生嗎?他其實算懂也算不懂。說懂是知道民生是個什麼樣子,比如總體的規劃那些。說不懂是不會種田、不會治金、不會水利……哦,他懂得土木工程,可這到底是不是民生,實在令人迷糊。
軍隊的整編進行了半個月左右,先期整編完畢的部隊根本沒有訓練戰法就被派了出去,呂哲需要他們去將南郡的縣城納入管轄之下,隨後才會輻射到村和里。
部隊陸續開拔而出後,呂哲開始將注意力轉到行政上面來,他首先要做的就是將老弱和婦孺編組,然後給他們安排任務。
在堡壘計劃執行之前,對山川不熟悉的前提下,例如泥漿產地、木板、工程架之類的東西可以先行探索和準備。
呂哲又帶着五百騎兵在夷陵和江陵附近的地方實際考察,他發現夷陵還真的是一個三面環山的地形,三座山嶺倒是沒有相連。不過按照地勢只要在山口建立兵堡就能卡住進入道路。
除了山嶺之外,南面那條十分寬的江水對於夷陵和江陵來說是防禦鏈中最大的天然屏障,從某方面來說這道天然屏障其實可以說是防禦上很難彌補的漏洞。
「江面寬一千兩百步,沿岸渡口的數量多達幾十個……」呂哲站在土包上遙望水流不是那麼洶湧的長江(前身)。皺眉繼續說:「這隻說明一件事情,這道江對我們的防禦鏈來說處處都是漏洞,只要敵軍願意哪裏都能渡江展開攻擊。」
燕彼已經被任命為民政總管,主要管理民生方面的事情。他是縣丞出身,對民生治理遠要比軍事上面熟悉,事實也證明管理起民生來他顯得有些得心應手。
此時此刻,燕彼心裏在琢磨關於耕地的事情,江陵和夷陵中間的那塊平原確實十分適合開墾來作為田畝,實際考察後發現地形卻是限制了水源的利用。
可能很矛盾,平原旁邊不就有一條江水嗎?怎麼在江水旁邊的平原會缺少水源的途徑?但是很多事情不能只看表面。平原附近確實有一條水源充沛的江水,可是將水引到平原並不是那麼容易,那需要土質、地勢上的改造。
水利工程對勞力和技術的要求非常高,任何一個年代改造或者修建水利基本是動輒幾十萬人。南郡的總人口才多少,哪有幾十萬人可以專注好幾年的時間去修建水利工程。這些人都去修建水利工程了,誰去耕田誰去照顧家小?
「主將,」燕彼手指長江,「兩岸水草茂密,一旦引水極可能漫水成為一塊泥濘地。再則,我們現在沒有足夠的勞力,開墾平原……」
呂哲心裏在思考是不是反其道而行。不在這邊的岸邊建造大量防禦建築而是在對岸建造兵堡和兩岸建立烽火台。他聽見燕彼說話將注意力轉回來,聽了一會有些訝異,「你所謂的引水就是挖掘河道?」
燕彼被問得有些發愣,現在的飲水都是挖掘河道然後修建堤壩啊,有什麼不對的嗎?
「我在關中有看過一種水車,」呂哲很確定自己沒看錯。那還真的是一種水車,「我們只要在沿岸修建大型沉井,用水車將水重複灌滿,隨後用高空水渠將水送到田畝的壕渠,那灌溉系統不就完成了嗎?」
聽得迷糊的燕彼有聽沒有懂。他是知道沉井是什麼,水渠也知道是什麼玩意,可是高空水渠是什麼?
「那是
第一百四十九章 反秦盟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