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的話說得自信滿滿,頓時引起了眾人對這一話題的興趣。
自從提出了發展海上貿易的方針以後大家在翹首以盼的同時其實也都略帶一些擔憂。
到目前為止大唐商家出海的頻率並不高,收集到的航路信息也主要來自外國商船。
從收集到的信息來看遠洋貿易的成功率其實並不是很高。
遙遠的波斯等地每年能夠順利來到大唐的船隻往往只有十之一二。
其它船隻或是被海盜劫持或是沉沒於滔天巨浪之下。
如今李治提起這個話題,王珪第一個開口道:「眼下收集到的信息並不樂觀,不知殿下為何有此信心?」
李治道:「本王在廣州期間見過不少外國商船,這些商船普遍小於五百料。
結合其它信息來看達到五百料左右的商船就已經很少發生傾覆事件。
而本王定製的商船全都達到了兩千料,如此來看傾覆的可能將會更低。」
魏徵問道:「巨艦造價昂貴且工期漫長,如此一來短時間內如何形成規模?」
李治道:「眼下海貿尚未真正發展起來,商家看不到利益自是不敢投入,因此本王才會帶頭建造巨艦。
等到本王的商船賺到了錢,那些商家自會聞風而動。
到時巨艦的需求增加,各家船廠便會主動擴大船台來承接訂單。
相信不出五年我大唐的商隊規模就將空前龐大。」
陳叔達猶豫了一下開口道:「據聞海路沿線大小國家林立,我大唐是否需要派出使臣與其建交?」
李治道:「可以準備但無需強求。」
陳叔達問道:「此言何解?」
李治道:「既是建交自需雙方自願,我大唐乃是天朝上國固然來者不拒,但其他小國恐會多有顧慮。」
陳叔達聽了這話以後理解地點了點頭。
他身為禮部尚書自然深知周邊小國的心態。
如大唐這般強大的鄰居給這些小國帶來的壓力可以說是無比強大。
所有國家在與大唐的交往中都是謹小慎微,生怕一不小心得罪了大唐從而招來滅頂之災。
如此想來一些國家還真不一定敢於貿然與大唐建交。
李治等人商討國事的時候另一間包間裏的蕭翼等人此時已經被震驚得有些麻木了。
能夠容下二十人同時就餐的巨大餐桌上此時僅僅坐着十來個人。
包間裏奢華的裝飾以及巨大的餐桌使得他們有些無所適從。
因此他們自從被帶進這間巨大的包間以後就只能任憑侍女的擺佈。
等到侍女將他們的座位安排妥當之後並沒有拿出菜單來為難他們。
而是在徵得了蕭翼的同意之後細心的為他們安排了菜色。
此時眾人正是在對着一桌剛剛上齊的菜品發呆。
雖然侍女剛才已經將菜品介紹了一遍,但是因為有很多菜品他們之前從未見過因此根本就不知道如何下手。
一名官員指着自己面前的一隻巨大海蟹對侍女問道:「恕在下見識淺薄,不知這螃蟹該如何食用?」
侍女微笑着說道:「大人如若此時想吃自有小女子為您效勞。」
那名官員客氣的開口道:「那便有勞了。」
他此時對桌上的幾道帶殼的海鮮非常好奇。
根據侍女的介紹這些可都是從遙遠的廣州專門運送過來的。
對於他們這些身處內地的官員來說很多人可能一輩子都沒有見過。
此時眾人全都瞪大了眼睛看着侍女使用一把精美的剪刀將蟹爪剪掉。
然後又將蟹爪上的關節一個個分開。
隨後又用細的關節對着粗的關節輕輕一捅,一塊完整的蟹肉就被取了出來。
接下來侍女如法炮製,將蟹爪上的肉全部取出,之後便開始處理蟹殼。
只見侍女將螃蟹的肚皮輕輕掰下,然後就非常輕鬆的將蟹殼分開。
侍女熟練地清理掉螃蟹的蟹腮以及一些蟹嘴蟹心等無法食用的部分以後就用勺子和筷子將蟹肉和蟹黃
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