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招攬完成。」兵部尚書曾省吾奏聞了工兵團營的規模,其實之前這些工兵團營就已經存在了,是凌雲翼、王一鶚作為總督、巡撫,為了配合京開馳道、京密馳道修建組織,但沒有正式的番號。
現在被朝廷所認可,並且給了工兵團營番號,至此,從朝廷到地方,都擁有了工兵團營。
朱翊鈞對河南山東的情況進行了詳細的詢問,七月,河南的清丈出現了反覆,部分鄉賢縉紳以土地荒廢為由,要求凌雲翼減稅,就是傳統的災逋改折。
這個玩法其實非常簡單,凌雲翼報聞朝廷有災情,朝廷以十分為率,酌情減免三分到七分,或者全免,而鄉賢縉紳們,會把減免的一部分,給了凌雲翼,完成政以賄成。
可以這樣玩,是因為給朝廷的稅賦,是公家的錢,把這份稅賦減免出來,就是自己的了,損公肥私的一種。
但凌雲翼非但不報災逋改折,還派人將所有所謂荒廢的土地,全都抄沒了,黃燦燦的田土,給你鄉賢縉紳,你不種白白浪費,我就換人來種。
鄉賢縉紳們這次真的是賠了夫人又折兵,不僅沒有爭取到減免稅賦,還被白沒了一部分的田產。
「大司空,朕有個疑惑,為何百姓們不用瓦片,而用茅草呢?朕見百姓多茅舍,何故如此?」朱翊鈞有些奇怪,他眉頭緊蹙的說道:「這茅草一年修一次,費時費力,而瓦片能用十年甚至是更久,而且瓦片又不貴,一千片也不過三錢銀。」
「陛下,撐不住。」汪道昆聽聞陛下詢問,言簡意賅的回答了這個問題,茅草有各種各樣的壞處,夏天漏雨,冬天漏風,年年修補,但百姓還都用茅草,不僅僅是茅草便宜,還有土胚房、房梁木材等,壓根撐不住瓦片的重量。
那用青磚,用青磚就要加深地基,而挖地基又要用人,這又是一筆支出。
光看瓦片,那自然不貴,要是加上磚、加上挖地基,那建築成本就不是窮民苦力能夠負擔的起了。
「原來如此,有錢人起大厝,才會用磚瓦。」朱翊鈞明白了其中的原因,解開了心中的疑惑。
朱翊鈞之所以這樣問,是陝西三邊總督沈一貫,奏聞朝廷表功,他在陝西三邊之地,打了一百二十口井,深度從十丈到三十丈不等,解決了一百二十個村寨,世世代代沒水喝的窘境,除了打井之外,主要就是設立了官廠,燒磚、燒石灰、煉鋼鐵,將所有府城城牆內的茅舍全部拆除,換成了磚瓦房。
「陛下,大明的驛站,已經實現了扭虧為盈,臣以為承兌匯兌之事,也應在百萬之眾的城池設立。」兵部尚書曾省吾奏聞了另外一個好消息,驛站終於不再是朝廷的負資產了,賠錢買賣了,而讓驛站扭虧為盈的關鍵,是承兌匯票。
大明的承匯兌業務的萌芽,應該是在永樂年間由寧波商幫打造的民信局,這種生意也叫做票號,但是存在着各種各樣的問題,隨着大明在各地的會同館驛開始了此項業務後,王家屏入京,都要求到王崇古的門下,在廣州設立承兌匯兌。
「朕還記得前幾年,言官們喋喋不休,說要裁撤驛站,現在,賤儒終於不能再攻訐驛站驛卒虧錢了。」朱翊鈞笑着說道:「很好,依兵部所言。」
兵部的意思是,將在松江府試點成功,而後在五大市舶司推廣的承兌匯兌業務,推向大明所有百萬之眾的城池,這需要對驛站進行擴張。
按洪武元年規定,60里或80里設置一驛,在實際執行過程中,驛站的密度其實遠低於這個水平,即便是永樂年間的遼東都司,偌大的疆土之上,也只有三十處驛站。
在國初,其實驛站還有遞運所、急遞鋪,驛站主要是驛、遞、鋪三種職能,但在隆慶初年,遞運所、急遞鋪大規模裁撤,即便是沒有裁撤,也名存實亡了,因為實在是過於昂貴了。
比如急遞鋪,是十里一鋪,曰:必十里一鋪,以均其勢;必晝夜不息,以急其務。上下公移,無遠弗屆,其事若細,而所系匪輕也。
急遞鋪一個鋪需要鋪兵十人,每兵給銀工食七兩,過於昂貴的價格,讓大明朝廷入不敷出,只能裁撤。
而現在,大明要將承兌匯兌業務,鋪到全國所有百萬之眾的城池,就是為了能夠先讓驛站活下去。
大明
第六百四十七章 杭州羅木營鬧餉兵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