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來一趟「盧家灣cbd」,之前又沒來過這裏,自然要稍微逛一下。
最起碼也要見識一下這個年代特有的收購站和代銷點是什麼樣子。
兩人從彈棉坊出來,陳凡左右看了看,「你之前來過這裏嗎?」
姜麗麗點點頭,「來過一次,是跟其他知青一起來的。他們有人想看看這裏是什麼樣子,就所有人一起結伴來了,不過後來就再也沒來過,買東西的話,還是公社更近些。」
陳凡呵呵笑了兩聲,估計那些小年輕是把這裏當成了打卡點。
果然看熱鬧的心情,在任何年代都一樣。
其實他也愛看熱鬧,要不然這時候就該回家。
彈棉坊的隔壁是收購站,不等他進去,裏面的人就走了出來。
那人看了看他們,也不管認不認識,便說道,「來彈棉花的?」
剛才他就看見這兩人進了隔壁的彈棉坊,此時純屬沒話找話,他一個人在這裏管兩個店,確實太過無聊。
陳凡笑着點點頭,「啊,對。」
然後歪着頭往裏面看了看,「您這都收些什麼東西?」
那人笑道,「看你這樣子是知青吧。」
陳凡抬起頭笑了笑,「不像農民是吧?」
那人擺擺手,「差太遠了,一看就有區別。」
他還指了指姜麗麗,「這個小姑娘都比你像農民些。」
姜麗麗站在一旁尷尬地扯了扯嘴角,她也不知道這句話是誇獎還是貶損。
在這裏三年,她剛開始一直努力想要變成真正的農民,得到別人的認可,可是不管怎麼做,別人都不跟她說話,除了集體活動也都不帶她,久而久之,也就只能埋頭幹活兒,以至於到現在都沒有洗脫原來的學生氣。
陳凡哈哈一笑,「您眼光真准,不過我也不是知青,就是在知青點暫住。」
那人頓時恍然,「哦,伱是陳師傅吧。」
陳凡嘴角微抽,合着自己在這盧家灣還真成了名人,誰都認識自己啊?
看到陳凡的樣子,那人就猜到他在想什麼,當即哈哈笑道,「你主動教社員做甲魚,又是盧家灣的播音員,現在不知道你的人估計一個都沒有,我天天在這裏上班,肯定也知道你。」
既然是名人,那態度就不一樣了,主動回答剛才陳凡的問題,「其實這個收購站基本上收不到什麼好東西,無非就是雞毛、鴨毛、雞蛋、鴨蛋,還有一些農民自己做的手工品,賣了之後都到隔壁的代銷點換成了油鹽醬醋茶。」
說着突然抬手指向對面,「我們這個收購站最主要的目標,還是對面那兩家的東西。」
陳凡轉頭看去,一家榨油坊,一家磨坊,所以是收油和麵粉、豆腐?
他人在這邊都聞得到對面的豆腐香,這個磨坊裏面肯定有磨豆腐的。
要不待會兒買塊豆腐帶回去?
不過得找姜麗麗借錢。
就在陳凡盤算姜麗麗錢包的時候,那人就說道,「榨油剩下的餅肥,磨麵、磨穀子剩下的麩皮和谷糠,還有磨豆腐剩下的豆渣,那都是一頂一的好東西,既能當肥料,又能當飼料。
這些東西收回去,稍作處理再送到地委的農場,就能賣上高價,而且他們是有多少收多少,根本就不怕賣不動。
要不是因為這兩個作坊,我們供銷社也不會在這裏開收購站和代銷點。」
陳凡頓時恍然,原來裏面還有這麼一茬。
只不過,這些剩料有這麼寶貝嗎?
關於這種商業問題,自然無需深談。
隨後在這位營業員兼收購員的邀請下,陳凡到兩個店裏都轉了一圈。
如他所說,收購站確實沒什麼好東西,一點雞毛鴨毛,十幾個雞蛋,再就是幾個木盆、竹椅,然後就沒了。
隔壁的代銷點也只有寥寥十幾種貨物。
油鹽醬醋茶,幾把鐮刀、鋤頭、鐵鍬之類的農具,再加一點煤油和放在罐子裏的幾塊「古巴糖」。
古巴糖就是蔗糖,是為了支援國際朋友,而特意用寶貴的外匯進口的古巴特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