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陽十六年(1620)正月,新年的喜慶氣氛還未完全散去,十多位總參軍機再次雲集養心殿,圍坐在長長的桌案旁邊盯着面前的公文謄寫本,表情各異。
東海艦隊參謀部連夜送來緊急公文,總參謀部火速入宮上報,天不亮通政司的小吏就去各家各戶敲門通知,馬上入宮參加御前會議。
什麼事情如此緊急呢?剛開始軍機大臣們以為又是北方前線傳來了戰報,分毫不敢磨蹭,催促着轎夫一路飛奔。可到了養心殿看見了桌上的公文,才知道沒有戰事,而是朝鮮有變!
就在幾天前的正月初三,朝鮮國王李琿所在的昌德宮突然在半夜發生了大爆炸。據說響動很大,十多里外的漢江碼頭都能聽得清清楚楚。
還沒等睡眼朦朧的漢城居民搞明白是怎麼回事,一隊隊朝鮮軍人就從東西兩個城門蜂擁而入向着昌德宮而去。不久之後大火從宮中燃起,越燒越旺,照亮了大半個漢城,一直燒到天亮才熄。
事後經過仔細核對,發現朝鮮國王李琿和一眾嬪妃都死於大火,負責鎮守漢城的大將李興立馬上去西宮請示王大妃,而後部分大臣也被召入西宮議事。
不到中午議事結果有了,國不可一日無君,國王李琿駕崩,由王大妃提議,多名大臣同意,選綾陽君李倧繼承大統。
漢城暫時由李興立掌管,抓緊搜捕與昌德宮爆炸有關之人。不少朝臣都遭了殃,其中大部分是李琿朝的權臣,以大北派為主。
對於這件事總參軍機們不感到驚訝,元日前剛被皇帝扣在宮裏整整三天,不就是怕走漏了消息。可僅僅時隔幾天李琿就死於非命,就有點讓人膽顫心驚了。
好歹也是一國之主,國還不算小,怎麼說沒了就沒了呢?王宮夜裏發生了爆炸,失火被燒死的理由太站不住腳。
李琿又不是七老八十走不動,就算真失火了無法撲滅,那還不會先躲遠點啊。明擺着的,李琿是被王大妃夥同一眾大臣給害死了,然後扔在火場裏製造假象。
是否該死並不重要,朝堂政治本來就是人玩人、人踩人、人吃人的遊戲,連同皇帝在內都逃不出弱肉強食的規則。
但李琿之死引發的另一個問題才值得好好探討、仔細總結。端坐在桌子盡頭,身材不高大、面相不威嚴,兩腮帶着嬰兒肥,眼神中總是空蕩蕩,猛一看有點渾渾噩噩的景陽皇帝,已經不僅僅是大權在握獨斷專行那麼簡單了。
他正在伸出利爪、張開獠牙,開始吃人了。不光要吃掉內部的反對者,連外國的君王也不放過。誰擋了他的道、礙了他的事,誰就有可能被不聲不響的弄死。手段無所不用其極,沒有半點君王風範。
「朕已經下令,命東海艦隊攜文甲衛進入漢江登陸漢城。這次師出有名,是應朝鮮王大妃之邀前往協助,防止有人趁機作亂。
朝鮮國王人選已定,有王大妃及一眾忠臣輔佐想來不會再有大變。禮部就按此出金冊,及早冊封李倧為國王,以免夜長夢多。
朕還打算在漢城派駐使節,稱為全權大使,代替朕和朝廷履行監督指正之職,防止再有李琿陽奉陰違之舉重現。
禮部、兵部各出一人為副使,跟隨總參謀部指派的全權大使赴任,三日後攜金冊前往漢城,主持李倧登基典禮。
任期暫定為三年,在這段時間裏除了引導王大妃、李倧整頓朝綱、撥亂反正,還要將朝鮮各地風土人情、朝堂勢力、軍事部署全打探仔細!」
大臣們如何看待這次插手別國內政的舉動,又如何看待自己這位皇帝的所作所為,洪濤是一點都不關心。愛咋看咋看,有不同意見可以保留,但該乾的工作不許懈怠,至少要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臣謹遵聖喻」對於這番毫無商量的指派之言,在座的朝臣們不光沒反對,連用沉默對抗都省了,齊刷刷的起身行禮表示支持。
十多年前,當洪濤剛剛登上皇位時,畢恭畢敬的和他們商量,保准有一百個理由等着,肯定不會輕易同意。敢當眾讓重臣們集體下不來台,保不准晚上寢宮先着火。
可現在一點不把他們當回事了,就像對待後宮的宦官一般輕視,這群人反倒都老實了。讓幹嘛幹嘛,不光要幹完還要干好,比對親爹還孝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