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這番話說的是不卑不亢,既證明了自己的實力和能力,但是又沒有炫耀的成分。
首先,這會讓人聽着非常的舒服,起碼李萬成聽起來的感受就是這樣。
李萬成見過的所謂年輕有本事的人實在是太多了,要麼就是靠父母的照顧,做出了一番事業,。
要麼就是在自己家族的企業當中擔任要職,看起來算是成功的,實則全部都不是靠自己的本事。
而且還一個個的覺得自己非常了不起,所以像李建這種白手起家的,而且得到了這麼大的成就,仍然很低調謙遜,這就是非常難得的一件事情了。
起碼在李萬成認識的人當中,還從來沒有過。
「李健,那你說我要是想在那邊開一個建築分公司,你認為可行性有多高?」
李萬成決定直入主題,畢竟和什麼樣的人用什麼樣的方式談話,他是有技巧的。
因為李建還不屬於那種老奸巨猾的人,所以你要是用那些彎彎繞,反而落了下乘。
雖然二人聊天的時間並不是很長,內容也不是很多,但是根據李萬成的觀察,李建屬於那種做事雷厲風行之人。
事情只要決定了就會去做,所以他打算以誠待人。
「爺爺,其實我覺得吧,現在搞建築方面的利潤是越來越低。」
「不僅是國內房地產行業已經出現了飽和狀態,就是全世界我感覺都差不多,所以想開建築公司這種,不是說沒有利潤,但是利潤並不是很大。」
「就拿我們國家來說,這房地產行業很快就會進入一個泡沫階段,所以我的建議是最好不要大量的去開放所謂的項目。」
「所以我感覺應該轉型,我們華夏都是這樣,更不要說西方國家,您有這個資金去投資房地產,還不如去換一個項目經營。」
李萬成眼睛一眯,他是搞這方面的,自然知道李健說的都是實話,現在國內的房地產基本上已經飽和。
這也是李萬成急需要尋找新突破口的原因,就現在華夏的住房,根據調查,差不多可以平均一個人四五套房子。
正如李健說的,西方國家比華夏要發展早幾十年,那還有市場嗎?
李萬成這下子迷茫了,可以說他在為自己家族的公司所擔憂,畢竟幹了一輩子建築,現在都七十歲了,該如何轉型呢?
他就像一個人幹了一輩子木工一樣,到了年紀大了,再去改行學其他的。
說句實話,真的很難。
「李健,那你說有什麼新的項目沒有?」
「這輕易的轉型,風險太大了!」
李健笑了笑,道:
「爺爺,我的意思不是說在國內轉型,國內的房地產再怎麼不景氣,只要維持下去,賺錢還是肯定的。」
「我的意思是國外市場,關於國外市場我已調查研究過,其實我們可以做新型材料。」
「現在國內的新型建築材料,這個空間非常大,市場還有大半的空缺,那麼如果我們在國外建造一個新型的材料公司,然後在銷往國內。」
「這樣一來,就相當於屬於進口。」
「甚至我們只需要在海外註冊一個公司,然後在國內生產,這樣利潤空間是非常大的,只要做的好,還可以銷往全世界的。」
「現在市場上比較實用的新型材料有很多,有建築的,有裝修的,我前幾天看到一棟別墅,他就是那種新型材料組裝的。」
「從施工開始到結束只要幾個小時就搞定了,而且樣式又好看,價格又實惠,只要做的好是非常有價值的一個行業。」
「而且我可以動用我那邊的關係,甚至還可以幫你找到一個合作夥伴,這樣一來的話,風險會降低很多。」
李健說的這麼多,主要圍繞了兩點,第一點就是建築行業現在確實不看好,就算賺錢,說句實話,利潤都不是很高。
第二點,黛麗絲他們公司,最近有一個項目就是打算弄這個新型材料的,這還是李建從查德那一大堆資料里,看到的一個項目。
李健當時就覺得非常不錯,只不過他沒往這邊想,現在李萬成提到了這件事情他就想起
第443章:李健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