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應該就是小尤公公說的陶大璫了。
蘇澤上前,陶大璫也是眼睛一亮。
蘇澤的氣度不凡,看了就讓人覺得可以信任,這讓已經算是病急亂投醫的陶大璫有了一絲希望。
陶大璫也沒想到這事情這麼難辦。
本以為是個賺錢的差事,為了能搶到這個差事,老太監幾乎散盡了積蓄,這才在乾爹李芳的推薦下,成了福建鑄錢督辦太監。
可等到陶太監來了福建之後,見到了福建的銅儲量之後,直接就傻眼了。
按照福建所儲存的銅,根本發行不了那麼多的錢幣,根本完不成朝廷的要求。
這下子別說是從中大賺一筆了,就連完成朝廷既定的發錢任務都難。
陶太監很清楚太監的定位。
太監就是皇帝的家奴,外朝文臣是皇帝家的掌柜的。
掌柜的做不好事情,只要不是涉及太大的問題,頂多就是解僱。
大明朝雖然不像是宋朝那麼優待士大夫,但是大臣做不好事情要麼是貶謫,最多也就是判個冠帶閒住(剝奪職務保留官員身份提前退休),削籍為民就算是很嚴厲的懲罰了。
可是太監辦不好事情,那可是要死人的。
辦不好事的太監,總免不了北鎮撫司走一趟。
這趟鑄幣的差事多少人盯着,要是辦不好首先宮裏的同行就要上眼藥。
科道言官對於鑄錢這件事也是爭論不休,也有不少言官反對鑄錢,更反對皇帝派遣太監主管鑄錢,要是福建的錢沒弄好,那科道言官也不會放過自己。
其實鑄錢這事情每次都辦不好,陶太監也明白自己的使命,那就是給皇帝搞錢。
鑄錢只是幌子,搞錢才是手段!
就算是福建錢法混亂,只要搞到了錢,他陶太監返回宮裏就能活命,如果搞的多了,再疏通一下關係,不僅僅自己能貪墨下來,還能在皇帝心中留下一個「能幹」的評價。
可如果搞不到錢,還將福建的錢法弄亂了,那陶太監怕是回不了宮,直接被皇帝推出來承擔罪責了。
陶太監看清楚了福建的賬本後方寸大亂,慌不擇路的來到了胡太監這邊求助。
胡公公向陶太監推薦了蘇澤,說這是南平縣有本事的讀書人。
其實陶太監本來對於一個縣城讀書人也沒有太高的期待,但是見到蘇澤之後就心生好感,拉着蘇澤的手說道:「聽聞胡公公說蘇相公是位有本事的人,此次雜家督辦福建鑄幣,請蘇相公救我!」
蘇澤連忙說道:「蘇某可擔不起大璫口中的相公,我們進去商議吧。」
來的路上,蘇澤已經想了好幾個方案,眾人進了礦監的會客廳,小尤公公奉上了茶之後。
陶太監向蘇澤詳細說明了自己的困境,又將福建臬司衙門藩庫中還有多少存銅,朝廷要求他發行多少新錢的目標說了一遍。
蘇澤只是安靜的傾聽,一直等到陶太監說完了之後,蘇澤才說道:
「我有上中下三法,不知道陶公公要聽哪一法?」
陶太監眼睛一亮,這麼棘手的事情,蘇澤竟然一下子拿出來三個解決方案,他連忙說道:「蘇相公,上法是?」
蘇澤很直接的說道:「鑄銀幣。」
陶太監和胡太監都是一驚,蘇澤說道:「錢法亂的根源是什麼,是民間和朝廷都在用銀,可偏偏銀不是朝廷控制的,白銀成色、規格各不一,其實使用起來比銅錢還混亂,若是朝廷能鑄造銀幣,那必然能受到民間歡迎,以銀幣為主,以銅錢為輔,一同發行的銅幣也能迅速被百姓接受。」
陶太監自然也是明白蘇澤的意思的,雖然朝廷用銀子,百姓用銀子,偏偏大明就沒有官方的銀質貨幣。
官府上解的那些「銀元寶」,也都是各種樣子都有的,鑄造成元寶也只是為了運送清點方便,民間交易也很少直接用元寶,而是使用碎銀子。
蘇澤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