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即又陷入沉吟:「有一事,或許過一陣,大汗就要出兵打明國的幾個軍事重鎮,我們旗也不能完全不出人吧。」
李勛眼珠子轉了轉,探詢地說道:「會寧並非地勢險要之處,明軍真要從咸鏡北道插過來,我們朝鮮國王定也不會拒絕。大貝勒可以說,要駐守糧倉。此其一,其二,我們倒是可以派些會使火槍的好手,來教大貝勒的勇士們,屆時,大貝勒多少出些人,與我們的火槍手一道去大汗那邊,大汗定會高興的,其他貝勒,沒有舌頭可嚼。」
朝鮮人也擅使火器,代善倒是聽父親努爾哈赤說過多次。萬曆時的明軍援朝抗倭戰爭,當時尚未反明自立的努爾哈赤,還主動向明廷提出,要率一支建州女真的隊伍來朝鮮,實則除了能沿途劫掠外,就是想看明軍和朝鮮軍隊的火炮火槍本事。
「好,你們的火槍手,快點過來吧。」
喜峰口外,積雪消融,星星點點的原草嫩芽,從地皮下鑽了出來。
黃昏時分,千里暮雲平。
落日餘暉中,母親帶着女兒,策馬奔馳。
馬祥麟背袖而立,身形穩如青松,目光卻追着駕馭駿馬的妻女移動。
耳畔響起鄭海珠的聲音:「信王去歲回京後,就一直嘮叨,要再來大寧,找張師傅學本事。」
馬祥麟的嘴角撇了撇:「那就等他被改封寧王吧,我們兩口子,都可以教他。」
鄭海珠辨出馬祥麟的口吻,沒有鋒芒,溫和里甚至含有長輩對晚輩的一絲慈靄。
自打朱由檢從俄國哥薩克騎兵手裏救下張鳳儀母女後,馬祥麟對朱由檢會做自己女婿一事,就沒有那麼膈應了。
但身為岳父,和身為臣子,又不一樣。
馬祥麟對朱由校這個孩子開始有好感不假,擔心與天家聯姻的後患,卻也是真的。
「阿珠,過幾年,我若真成了信王的老丈人,朝中就不會有這個那個的御史跳出來,說藩王的外戚,擁兵塞外,是個禍患?」
鄭海珠淡然道:「會啊,一定會。哪朝哪代,都不缺這種自詡忠君愛國的碎嘴子。往後的事,等過到了那時候,以咱們的本事,自有辦法應對。目下,先把對建奴的這一場大仗,打了再說。」
免費閱讀.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www.dubiqu.com。筆神閣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