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速中文網 > 都市小說 > 大明英華 > 233章 戚畹廢莊(上)

233章 戚畹廢莊(上)

   鄭海珠尋了一家門口擺着大銅壺、裏頭還設了說書案幾的,帶着花二與李大牛進去坐了。

    花二頭回來北京,瞪着一對大眼睛,看什麼都新鮮。只見鋪子裏的夥計兩腿岔開蹲個結實的馬步,左手端穩了大碗,右手扶住銅壺,猛地一抖,一股細流直衝碗中,不過幾息工夫,夥計還要將碗轉過圈兒,讓裏頭的高粱面接水均勻,須臾間被完全燙熟。

    這種事先在碗中備好高粱糜子和紅糖果脯松仁核桃,以沸水燙泡的方式,猶如沖茶,所以被稱作「茶湯」。

    花二心道,乖乖,都是靠手上功夫吃飯,不管是趕騾車,還是跟着宋先生做木機,哪裏有這沖茶湯的活計難。那滾燙的水柱若稍稍偏一寸,不就燙到手了麼。

    她和李大牛的對面,鄭海珠則將注意力放在說書先生那處。

    明代的北京話,其實論發音,已經比較接近現代京劇的念白,在松江熟悉徽州商人說話和崑曲發音的鄭海珠,此前去兵部領敕命,聽張銓下屬們說話時並不吃力。

    但說書先生又不同,市井中人,夾雜了諸多北地俚語,外來人辨別起來,自然費力些。

    鄭海珠聽出頭緒後,不免有些吃驚,向邊上一桌問道:「大哥,先生說的是傳國玉璽?」


    那被問的食客長衫整潔,腰間一塊刻着姓氏的牌子,應是碼頭貨行的牙人。

    這一行用後世的話說,個個都是社交牛人,再遇上禮貌問事的小婦人,頓時滔滔不絕起來,講得比說書先生還賣力,將傳國玉璽當年被太祖從蒙古人手裏奪回來、建文帝靖難之役中帶着遠遁、如今又出現在中原大地,囫圇着說了一遍。

    鄭海珠對什麼玉璽一出、蝗蟲避退之類的瞎扯毫無興趣,只是納悶,靖難之役都過去多少年了,怎麼又忽然成了說書的題材。

    在松江,士子們雖也會議論當年建文帝削藩的對錯,但並不涉及玉璽再現這種神叨叨的消息。

    民間傳播造神之訊,如後世的輿情,多數是有人授意。

    前頭說書先生收了尾,匆匆去趕下一個場子。鄭海珠便將另一樁疑惑拿出來,請教牙人,京南怎地忽然水稻豐收的景象。

    牙人腦袋靈光,一聽就笑道:「大姐上回來,是兩年前吧?去歲初,朝廷讓左御史管咱京郊的農事。他是南方人,懂水稻,把這個渠塘那個閘壩的修建起來,還免兩稅、發耕牛,從河北招人來種地。」

    「左御史?」鄭海珠心道,應該就是左光斗。

    算算時間,不是他還有誰。



  
空谷流韻推薦:  四季琳琅  大唐暮雲  大宋清歡  
隨機推薦:  這一世,戀愛狗都不談  全能大畫家  影視:開局獲得阿爾法狗  傅爺,你兒子爆黑料啦  悟性逆天,在現實世界創造五雷法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

搜"大明英華"
360搜"大明英華"
語言選擇